九色91在线视频/五月播播网/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成人一级网站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孩子早戀,警惕“羅密歐朱麗葉效應”

作者:黃群 來源:育嬰中國 發布時間:2009年05月25日

            兒子小強剛上初三,全家就陷入孩子“早戀”的陰影。半年多來,和兒子幾經溝通,才一起走過這“成長的煩惱”。

  扔錯紙條釀成“早戀”風波

    在如今這競爭激烈的社會,孩子一升入初三,家長、老師和學生就進入“倒計時”??晌夷翘詺獾膬鹤樱谶@緊要關頭偏在上課時“飛”了一張紙條。這一飛就飛出了一場“非典型早戀”。那是初三上學期的的一堂物理課,被午后的陽光和種種力學原理弄得頭昏腦脹的小強趁老師轉身寫板書時,給角落的“死黨”小林飛了一張紙條。沒承想,這飛出手的紙條卻出乎意料地落到了后排女生袁靜桌上。袁靜剛打開的紙條被轉過身來的老師眼疾手快搶到手里。老師板著臉念:“這課真沒意思,放學咱倆看電影去!”剛念完,全班一片嘩笑。所有的目光都射向了面紅耳赤的小強和袁靜,兩人張口結舌,怎么解釋都顯得“欲蓋彌彰”。老師恨鐵不成鋼:“都什么時候了,還想這個?軋馬路看電影也不挑挑時侯!”一語既出,兒子窘得把頭垂得更低了。

  第二節課正好是班會。班主任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現在是升學的關鍵時刻,大家應一心放在學習上。男女生之間要是再熱衷于傳紙條、看電影很容易釀成“早戀”,貽誤前程可就因小失大了。班主任在全班的表態成了對兒子“早戀”的定論。自此一些淘氣的男生看到他就起哄,也開始冷落袁靜。小強本來脾氣就暴,聽到這些閑言碎語就想和人打架;袁靜也很任性,正自受這冤枉,反響更是獨特;開完班會的第二個周末,她真約兒子看電影去了。這事還是兒子的班主任告訴我的,他一見我就鄭重地說:“上周末有人看見你們家小強和袁靜一起從電影院出來……”我的心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回到家聽我一轉達,慢性子的老公也著了急:“靜明,這事咱倆可得好好議議。兒子這么大了,打,不是事;罵,也未必聽。還得想個妥當的法子才成。”唉,一塊豆腐落到灰堆里,拍不是,打不是。你說怎么辦吧?

  琢磨了半天,老公開口了:“不如先裝不知道。咱倆輪流接送兒子上學。來回路上有咱們盯著,上學有老師看著,他們也鬧不出格去,日子一長興許就談了。你說呢?”我想想,也沒有別的好辦法,現在也只有這樣了。沒想到這一嚴加“看管”,這倆小冤家還真鬧起了“早戀”。

  不打不相“戀”

  我接送的第一天就看出了蛛絲馬跡,那天接兒子我晚去了半個小時,同學都走得差不多了,才看見他和一個女孩說說笑笑地走出來,那女孩還挺親熱地拿礦泉水給他喝。一聽小強叫她“袁靜”,本來等得心煩氣躁的我心里就火了,過去拉過兒子就訓:“學習不上心,倒挺會玩‘花活’,這么晚出來磨蹭什么呢?”兩個孩子被我說得一臉尷尬?;氐郊椅揖徒o兒子立下了“約法三章”:中考之前,一不能和女同學說話,二不能和女孩子單獨外出,三放學按時回家復習功課。兒子滿臉通紅問我:“媽,您聽人家瞎說什么了?”“不是人家說不說,而是自己做不做!”“我做什么了?你們想那么復雜干嘛,和女生說話不行???”兒子梗著脖子惱羞成怒。

  我的“約法三章”管不住兒子,更管不住袁靜了。不說還好,一說,袁靜給兒子來的電話更多了,理由都是“問功課”。一來電話,兩人就“嘰嘰喳喳”說十多分鐘,有時還關上門通話。這可怎么辦,我反復思忖:得找個機會跟袁靜的家長談談。一天,我在校門口截住了袁靜的爸爸,三言兩語說完經過后,我強調:“現在是您閨女比我兒子主動。我只能管我兒子,不能管您閨女。希望我們互相配合,不要讓他們再來往,否則只能害了他倆。”我的話讓袁靜的爸爸挺難堪,可他還是表示為了孩子的前途一定配合。哪想到,這個要面子的男人,一回家就把女兒打個“烏眼青”,為了遮丑,為袁靜請了三天病假。這一下可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表面上不聯系,“地下活動”卻越來越頻繁,周末常借買參考書出去約會。

  走出“成長的煩惱”

  事情鬧到這一步,真讓我們始料未及。好在臨近期末,等兒子考完試,我們趕緊為孩子轉學,準備舉家搬到兒子奶奶家借居。就為這,兒子跟老公鬧得不可開交。為了緩解他們爺倆的矛盾,也怕寒假兒子偷偷給袁靜再糾纏到一起,一放假我就帶著兒子去了濟南我哥哥家。剛到濟南,我就發現兒子偷偷給袁靜打長途,我真擔心回去后這倆寶貝還得“死灰復燃,愁得我長吁短嘆。我哥哥是大學老師,勸我:“光擔心也不是辦法。不如讓懂青春期心理的人給指點指點,咱心里也好有些底。”我深以為然。

  第二天,哥哥領我去見一位女教師,聽我痛心疾首地說完家里“遭遇早戀”的經過。她不由微笑起來:“我看,這倆孩子本來交往挺正常,讓你們一壓,倒有點不正常了。”她給我們解釋,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男女生之間交往挺正常,接近是很正常的事,有利于青春期性沖動的合理釋放,也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師長簡單粗暴的禁止、懲罰,只會使事態走向反面。這就是“羅密歐朱麗葉效應”——大人越反對,他們聯系越緊密。假如不是雙方家長的強烈反對,說不定羅密歐和朱麗葉早分手了。相反,這些陷于“青春戀情”卻又不知真正愛情為何物的孩子,會因為外界給他們的壓力而變得更加團結,想方設法把聯系轉入地下、讓師長防不勝防,甚至造成大患。

  聽女教師這么一說,我懊惱不迭,要不是我們當初對那張扔錯了的紙條大驚小怪,也不會鬧成如今這地步。她說要讓小強盡快走出‘早戀陰影’,一要充實他的生活,讓他及時轉移對異性的關注;二要和兒子正面交流,講清“早戀”利弊,或是讓小強去找心理老師疏導。第一條我們可以盡量努力,第二條可做不到。為了兒子的“早戀”,多次責罵把我們母子的關系搞得很僵,一說這事,他就梗著脖子吼:“轉學、搬家都聽你們的,怎么還羅嗦!總不能讓我去殺了她吧。”生性倔強的兒子也不愿去找別人說,覺得“沒臉”。唉,走一步是一步,先想法讓小強忙得無暇它顧再說。我給兒子報了“電腦動畫制作”和“羽毛球”假期訓練班,這兩項活動本來都是兒子的最愛,上初三后怕影響學習給停了。活動之余,在我們大人的授意下,表兄妹輪番陪兒子復習功課,陪他聊天、上街。兒子本就是個愛動的人,現在每天都排得滿滿的,正中下懷,連傷懷失戀的時間都沒有。十天過去了,他才給袁靜打了兩個電話,心情也開朗了不少,我暗自欣喜。

  老公在家不放心,經常來電話打探。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和老公一聊就沒完。兒子納悶:“你和我爸怎么會有那么多話。”我順口答道:“媽當年就是為和你爸有說不完的話才挑他的。”兒子大感興趣,連問:“是嗎?”我趁機現身說法:“媽上高中時,也有男孩子寫情詩追。”還沒說完,兒子就插話:“哇,爸這么浪漫!”“我那時還不認識你爸呢。”兒子的嘴張成了“O”型。我干脆放下架子,向兒子坦陳自己的“早戀”。那里風氣遠沒現在開放,所謂“戀愛”也就是眉目傳情。寄幾封信,彼此連手也不敢拉一下。可就是這樣,我們的學習還是因“一心二用”受到影響。從全班前十名退到倒數十名。這倒讓我們清醒其實我們不懂戀愛。他是炫耀自己的文采,我是覺得有人追倒有成就感。“都寫情書了,還不懂戀愛呵?”兒子尖刻地打斷了我的回憶。“真正的愛情,應該是同舟共濟共同提高;不是互相拖累,彼此影響。愛情和濫情之所以不同,就因為‘愛’要負責任,我們那時既無自立的能力又沒有約束自己的毅力,‘愛’只能帶給對方煩惱,所以就分手了”。

  兒子若有所動,這是半年來牽涉到感情問題時,我們變得最心平氣和的一次。第二天兒子又來找我了:“媽,那您以后是怎么挑中我爸的呢?”看來情竇初開的兒子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了。正面說道理他聽不進去,轉個彎“講故事”他倒挺上心,我想,不如把我們的經歷有的放矢講給他聽,說不定倒對他有啟發。我大大方方對他說:“當然是幾經挑選啦。感情不但要講責任,還得性格相投,有共同語言,才能幸福”。我給他講了我們戀愛幾經考驗的經過,兒子樂了,“這么復雜。”“我們的戀愛關乎到你的幸福,能不復雜嗎?”

  沒想到講故事倒打消了我和兒子之間的隔膜,我發現孩子在為感情困惑時,其實特別希望聽到家長以平等、同情的態度為他解疑答惑。所以幾次給兒子“講故事”,我只總結自己的感情得失,不指責兒子半句。溫故知新的故事融洽了我和兒子感情,也讓他領悟到自己的幼稚,臨回家時他羞答答地對我說:“媽,那些事我都快忘了,大概我們之間真沒有您說的那種‘感情’,我真的挺想爸爸了。”

  我們一家終于走出了“成長的煩惱”。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