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病與優生
弓形蟲病(toxoplasmosis)是由戈弟弓形蟲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疾病,是圍產期醫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寄生原蟲病。當孕婦感染急性弓形蟲病時,無臨床表現,也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嚴重致畸,甚至死亡;也可使孕婦流產、死產、早產或增加妊娠并發癥。故與優生關系極為密切。
弓形蟲感染與死胎、死產、胎兒畸形之間有很強的聯系。有研究人員檢測北京地區早孕婦女1297例,陽性者163例,追蹤觀察,抗體陽性者腦積水發生率為2.5%,為抗體陰性者(0.09%)的27倍; 抗體陽性者死胎發生率為4.9%,為陰性者(1.7%)的2.9倍;抗體陽性者的各種畸形兒發生率為4.9%,為陰性者(1.66%)的2.7倍,提示急性感染(IgM陽性)致畸機會明顯較多。
本病在我國分布很廣,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有弓形蟲感染,正常人群的平均感染率在4%~9%左右。
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和一些鳥類,均可有弓形蟲的寄生,并相互傳播。其中貓和貓科動物,在傳播本病中最為主要。如人手、食具、食物或水被弓形蟲卵囊污染,即可經口受染。家畜如獵、羊等的肌肉因含有包囊,故食用未煮熟的肉,也可經口感染。
此外手、臉被貓、狗等動物舐也可受染。當孕婦感染急性弓形蟲病時有蟲血癥,有30%~46%可通過胎盤垂直感染胎兒,或由于被弓形蟲污染的羊水,進入胎兒的胃腸道,而引起宮內感染,造成先天性弓形蟲病。受染胎兒的發育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死亡。胎兒受染率與其母親初次感染時的孕期有關。
在孕早、中、晚期,胎兒受染率分別為17%、25%、65%。胎兒損傷程度與胎齡成反相關系。即感染發生越早,胎兒受損越嚴重。如感染發生在胎齡1~3個月,多引起流產、死產或生下無生活能力兒、發育缺陷兒,或胚胎發育障礙。如在胎齡4~6個月,多出現死胎、早產和嚴重的腦、眼疾患;如在胎齡7~9個月,由于胎兒已逐漸成熟,發育可正常,但可有早產,或出生數月或數年后,才逐漸出現癥狀。
胎兒感染急性弓形蟲病,不論其早產或足月產,均可有先天性畸形等發生。據報道有:無腦兒、腦積水、腦鈣化灶、小頭畸形、無顱骨、腦膜膨出、脊柱裂、軟硬腭裂、兔唇、無眼、單眼、小眼畸形、小眼瞼、高度近視、斜視、眼球震顫、無耳殼或耳殼無輪、先天性耳聾、無臂、無足、畸形足、缺指趾、指趾發育不全、趾合并或多指趾、食道瘺管、食道閉鎖、無肛門、鎖肛、兩性畸形(雙陰道、陰莖短、尿道下裂)、雌雄同體、或生殖器官缺陷等,雙側腎上腺缺如,雙側多囊腎,臍疝伴內臟外翻,漏斗胸,腹壁缺損、大腸外翻及嬰兒肝炎綜合征(多臟器病變)等。各種畸形有單發或多發。多種異常以腦和眼病為最多。
母親弓形蟲病的臨床表現多無癥狀或癥狀較輕,可為分急性、慢性。急性主要有:淋巴結炎、或伴有其他器官受損、全身感染。
(1)淋巴結炎最常見,約占90%,全身或局部淋巴結腫大,直徑可達 3.0cm,無自發性疼痛,有壓痛。最常侵犯部位為頸部、枕骨下、鎖骨上、腋窩及腹股溝部;腹膜后和腸系膜淋巴結也可被侵犯。多伴乏力,發熱,末梢血液中淋巴細胞增多。
(2)淋巴結炎伴有其他器官受損,如眼、腦、耳、肺、心、脾、肝、腎、腎上腺、垂體、胰、甲狀腺、卵巢、骨胳肌、胸腺及皮下組織。如肺部受損,胸部X線檢查,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及肺部病變,如間質性肺炎、支氣管肺炎等。亦可有類似初期肺結核的表現,如低熱、干咳、氣憋、納差、體重減輕。肝炎時大部表現為全身淋巴結腫大,低熱、倦怠、以及肝脾腫大,很少出現黃疽,亦可無癥狀。心臟受損時可有心臟擴大、心肌炎、心包炎、心律不齊等。肌炎嚴重者可導致殘廢,但更常見的是較輕的肌肉酸痛或乏力。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表現為腦炎和/或腦膜炎,其腦脊液中找到弓形蟲現已屢見不鮮,因而對患有原因不明的神經系統疾病者,應從血清學及病原學方面查弓形蟲病。
(3)全身性感染:較少見,表現有發冷、發熱,并可出現類似斑疹傷寒的皮疹。
慢性:病程一年以上,多無癥狀,可有脈絡膜視網膜炎,或腦部受累,有報道大腦肉芽腫者。
弓形蟲感染可以增加妊娠并發癥,如妊娠毒血癥者低血壓、肝炎、腎炎、貧血等。
診斷 主要依靠實驗室病原體檢查進行確診。
(1)光學顯微鏡檢查:患者骨髓、腦脊液沉淀及血液涂片,胎盤、淋巴結或其他組織的印片或切片。可用蘇木素。伊紅或吉姆薩染色后鏡檢,可發現滋養體、包囊,或采用直接熒光標記抗體,或直接酶標抗體查找病原體。
(2)弓形蟲分離與鑒定:取患者血液、骨髓、腦脊液、眼前房水、滲出物、痰,或活檢組織如淋巴結、肌肉、扁桃體、肝脾,或尸解材料接種小白鼠或組織培養分離弓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