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預防缺陷兒,就必須清楚可以使胎兒產生缺陷的因素,找到原因,才能很好的預防。 1.引起缺陷兒的因素
(1)物理因素
在懷孕12周內,X線對胚胎有很強的致畸作用。孕婦在應用放射性碘治療時,放射線會經胎盤到達胎體,破壞胎兒甲狀腺功能,引起胎兒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產生無腦兒。
(2)化學因素
一些化學物質污染了環境,對孕婦和胎兒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鉛、砷、苯、農藥等金屬及化學物質,也可以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發育,或引起流產、早產和死胎。
(3)病原體感染
在懷孕早期感染病毒引起的疾病,如風疹、感和肝炎等可導致胎兒畸形。此外,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以及脊髓灰質炎、腮腺炎、麻疹、水痘等感染,也可能引起胎兒畸形。改善環境,防止胎兒畸形。
2.具體的預防措施
(1)提高環境質量
搞好污水、污氣、污物的處理,綠化、美化環境,避免化學物質污染周圍環境而影響孕婦健康或危及胎兒。當然這不是某一個人能做到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2)孕婦做好自我保健
孕婦懷孕時,要盡量少到公共場所去,盡量杜絕各種被感染的機會。特別是懷孕早期更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居室盡量保持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注意冷暖適宜,加強鍛煉,積極預防感冒,保證孕期身體健康。在懷孕頭3個月內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內,應禁止x線照射。一般認為,即使是常規的肺部透視,也要推遲到妊娠7個月時方可進行。
(3)加強勞動保護
孕期婦女若因工作需要經常接觸有毒物質,應在條件許可的范圍內,調換工種,縮短工作時間,加強防護措施。環境中的其他有害因素,如噪聲、高溫、低溫、粉塵、震動等,也會對孕婦和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孕婦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從事接觸放射線工作的女同志,懷孕后應調換工作,脫離該環境。預防B6缺陷兒。農村孕婦最好不要從事噴灑農藥等勞動。
現在提倡一對夫婦只生1個孩子,因此要選擇最有利于優生的環境與時機,也就是說要有計劃地受孕。注意避免一些不利因素,就能避免或減少有缺陷的嬰兒出生。
溫馨提醒: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受孕環境。天氣、地點、雙方情緒等都應該是安適、協調的。但一些迷信之說,如“虎年生虎子”、“羊年生人命苦”等,純屬無稽之談,不要因此而去做人工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