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寶寶 依戀情結淡化
從“依戀關系”的角度來說,孩子從一歲到三歲這個階段,是開始慢慢調整和最主要的養育者(母親和父親)緊密關系的階段,也是“依戀”情結慢慢淡化的階段。這時,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的興趣不完全在自己身上,也不像以前那么依賴自己了。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會搖搖晃晃地走路、會自己學著控制大小便、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他發現除了需要整天跟在父母身邊之外,自己還是有點小能力的,所以非常想要嘗試獨自去接觸這個世界。
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完成這個“依戀”淡化期,讓孩子和其他人建立親密關系,學著獨立處理自己的事,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一架飛不遠的“小飛機”。
飛不遠的“小飛機”會有什么表現呢?
1、日常生活會過度依賴家人,穿衣、刷牙、系鞋帶、吃飯的能力會落后于其他小朋友。
2、特別不能忍受和母親分離,短暫地離別就能讓孩子大哭或沮喪很久。
3、不愿意上日托,不喜歡也沒有能力和同齡小伙伴友好相處。
4、性格膽小,不勇敢,不敢嘗試新事物,遇到困難馬上退縮。
5、情緒經常搏動,容易發脾氣。
父母的正確態度
讓孩子學會獨自面對自己的事,順利度過“依戀”淡化期
因為“依戀”情結更多地偏向母親,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要更多地介入對孩子的照料、管教、協助生活(比如穿衣、換尿布、洗澡)中,讓孩子在父親的伴隨下接觸媽媽所不能帶給孩子的愉悅感。
需找一些孩子的情感替代品。一些2-3歲的寶寶有“毛毯依戀”情結,這是很正常的,他們在嘗試通過一個中間物(如:毛巾、毛絨娃娃)的過渡來減少對父母的過分依賴,所以父母不必擔心。
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孩子。如要求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穿衣、自己吃飯、獨自睡覺等等;讓孩子幫忙做家務,當然不是以命令的口氣,寶寶做完事后,要對他說“謝謝”;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見解,讓孩子學著對自己的事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