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母親的哺乳經歷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的母親最終都會面臨同樣的一種情況,就是給孩子斷奶。
“我該什么時候給孩子斷奶?怎樣斷?多久才能斷得了?”有些母親在自己的寶寶剛剛出生不久就著急地提出這些問題。為什么哺乳剛剛開始就想到斷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社會對母乳喂養的一些偏見,認為嬰兒應該在某一個階段早早斷奶。這些新媽媽看著寶寶吃奶的香甜樣子,深深恐懼自己在“應該”斷奶的時候斷不掉。加上聽說“斷奶越早越容易,越大越不容易斷”這樣的傳言,更是對斷奶充滿焦慮。
“斷奶”在中文聽上去十分斷然、猛烈,其實wean這個詞在英語,卻是來自于意為“滿足”的詞根,并且兼有“逐漸”的意思。在人類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斷奶一向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表明孩子終于吃夠了奶,不再需要母乳了。然而如今,由于偏見和缺乏信息,很多媽媽不再將斷奶看作是一個歡娛的自然過程,而是一件充滿痛苦和掙扎的可怕經歷。母親采用哪種斷奶手段,對于母親本身以及孩子的身心舒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斷奶手法得當,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斷奶,都會十分順利;手段失當,則會對母子雙方造成損傷。
最應該避免的,是突然斷奶。
有些母親采取外出,或者把孩子送到別處等手段,給孩子猛然斷奶。這樣做,會給母親帶來極大的身體上的不適(漲奶的痛苦),也會給將來埋伏下更加嚴重的健康問題。同時,由于哺乳對于孩子來說不僅僅是提供食物,更是安撫和親密的源泉,突然斷奶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
還有一些母親,在乳頭上涂抹辣椒、苦味藥物等,讓孩子不吃奶,這也是十分不恰當的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受了欺騙,對母親甚至世界產生不信任感,更會引起孩子的憤怒和焦慮。
在極個別的情況下,由于醫療的原因而不得不突然斷奶,母親應該注意采取一些措施,減輕自己的不適:穿戴寬松支撐力強的胸罩、少吃鹽多喝水、定時擠掉一部分奶以緩解漲奶的痛苦,等等。不要束胸,也不要吃所謂的“回奶藥”,研究表明,這些傳統的做法都是弊大于利。
同時,突然斷奶的孩子也需要特殊護理和照顧。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挑選合適的代乳食品,孩子也需要額外的擁抱和關注。有些母親采取冷淡孩子的方法來斷奶,其實這和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馳。孩子在斷奶階段最最需要的,是母親讓他確信他依然是被愛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