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教育專家熊瑩老師現身上海國際童書展,攜手中信書院、京東圖書,為家長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圖書分享會。
在這場活動中,熊瑩老師帶領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閱讀了《給孩子的世界說明書》中的一頁,為家長示范如何與小朋友一起讀繪本、一起探索世界,從方法到理論,結合自身實踐,給家長朋友們帶來很多啟發。活動現場,家長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熊老師在演講中提出的知識點,更是踴躍提出自己育兒中的困惑。活動結束后,熊老師為在場熱情的購書家長朋友簽名留念。

熊瑩,教育專家,專注研究面向國際的教育路線和兒童成長力。前新東方高管,美國大學招生委員會(NACAC)資深成員,赴美中國精英學者獎學金評審主席,親手培養數千學生進入世界TOP100的頂級大學,更有百余名學生就讀于常青藤名校。
《給孩子的世界說明書》是中信2018年重磅推出的兒童認知繪本 ,已經翻譯成13種語言,暢銷全世界。熊老師團隊應中信出版集團邀請,獨家制作了《給孩子的世界說明書》音頻節目,在中信書院、喜馬拉雅、蜻蜓FM、千聊、懶人聽書、華為音樂等多家知名內容平臺上架并獲推薦。
一、不要做孩子的“復讀機”
活動開始,熊老師為在場的家長們示范了如何給孩子讀繪本。以《給孩子的世界說明書中》的水上篇為例,“今天小貓奧托一家來到了港口,看到了很多以前從沒見過的船……”熊老師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將繪本上零散的畫面聯系在一起,并穿插典故和背景知識融會貫通,還不時與小朋友進行互動。這樣的方法,不僅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歡,更為家長們開辟了新的思路,讓父母不再做孩子的故事“復讀機”,而是以孩子的視角去感受世界,共讀世界。
熊老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結合自身的真實體驗,與家長們分享了孩子讀書的特點:(一)孩子喜歡一本書,會反復要求閱讀;(二)孩子們的注意力常常分散,不會按著家長的套路去讀書;(三)孩子不是靠“聽”,而是靠全身的感官去感受世界去讀書。提出父母應該蹲下來,和孩子一起讀,一起認識世界。
二、理論與實例打動家長
隨后,熊老師為父母們提供了三個“魔法”句型,幫助家長們更高效地為小朋友們讀書、構建孩子的認知世界。這三個句型是:“來,讓我們找找看……”、“為什么&怎么會這樣?”、“如果你是……你會怎么辦”,分別對應了認知建構的三個步驟:觀察、提問、設定情景。熊老師從具體的事例出發,生動地為家長們解析了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熊老師的分享更是干貨滿滿、金句不斷:“出國留學的準備階段,最該充分準備的不是英語”、“孩子不再問‘為什么’了,很多時候是家長親手斬斷了孩子好奇的翅膀”、“給孩子選什么階段的童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給孩子解讀”……現場的家長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屏幕上的知識點。


三、精彩回答收獲掌聲
活動尾聲的答疑環節中,家長們高質量的提問解鎖了熊老師更加精彩的解答。(一)家長認知有限怎么辦?(二)孩子讀書太發散,怎么控制時間?(三)孩子要學的東西太多,無法安排怎么辦?(四)父母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給孩子挑書還是讓孩子自己挑書?熊老師分別給出了建議。活動結束后,家長們致以發自內心的掌聲,紛紛請熊老師在購買的繪本上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