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年齡篇
過早懷孕
大量的資料表明,女性如果生育太早,由于全身的各器官尤其是生殖器官和骨盆,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對懷孕、分娩的額外負擔承受能力較差,因此,過早生育不利于母嬰健康,容易發橫胎位不正,胎兒發育不良及產后子宮收縮無力……
高齡懷孕
隨著職業女性的增多,高齡產婦的數量也在悄然隨著增長,這一現象,究竟是好是壞,在其后隱藏著什么樣的危機,請和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
“大齡媽媽”為何越來越多?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產科肖梅主任醫師分析,日益開放的環境使市民生育觀念也隨之變化。女性需要承受的工作壓力絲毫不亞于男性,越來越多的女性將做媽媽的日程一推再推。而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多點時間享受獨立自主的生活、較少考慮個人問題,因此晚婚進而造成晚育。還有些文化程度高的女性,以學習和事業為重,即便結婚仍不放棄繼續深造,致使生育年齡偏晚。還有一部分因經濟條件不允許,只能等條件具備了才敢生育。再有就是原來決意不生孩子的“丁克一族”的“反悔”,也導致了高齡產婦的增加。
女性不應錯過最佳生育年齡
“育齡夫婦不孕現象日益增多,這與部分女性年齡太大不無關系”。同濟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朱桂金教授認為,在生育大事上,女性不應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據朱教授提供的數據,女性在25歲時,半年內妊娠率達60%,30歲后則降至30%以下。而不孕率在29歲前為10%以上,30歲后則升為15%以上。
朱教授對此分析說,生育過程主要由女性完成,到青春期時,女性卵子數目平均為40萬個,以后逐月遞減直至絕經期完全消失。在每月遞減的1000個左右的卵子中,只有一個成熟,提供受孕機會,而隨之卵子數目將逐漸減少,卵子質量雖可不斷更新,但活力也會有所下降。她提醒,女性在為前途奔忙的同時,還須為后代著想,生育年齡不應晚于30歲。
同時,肖梅主任指出,與適齡生育相比,高齡產婦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分娩時間越遲,越容易生下畸形兒。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容易發生大出血和難產。此外,高齡產婦可能面對的還有來自妊娠的并發癥。
除了上述生理上的風險,高齡產婦生育后還要面臨一個養育和教育問題。作為一名年齡偏大的母親,在精力和體力上都比不上較為年輕的父母,生完孩子后還要以從前雙倍的精力投入工作……這一切都是高齡產婦需要面對的問題。
最佳懷孕
父母的生育年齡也與優生有關嗎?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法國遺傳學家摩里士1989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年齡在30—35歲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是最優秀的。男性精子素質在30歲時達高峰,然后能持續5年的高質量。
女性的生殖器官在青春期就基本發育成熟,理論上認為可以懷孕。但是20歲以前身體各部分仍處于發育時期,而且這時的精力、記憶力、時間等各方面都處于學習知識的最佳階段。若過早懷孕的話,胎兒與發育中的母親爭奪營養,對母親健康和胎兒發育都不好,也會影響女性的身體、工作和學習等各個方面。從醫學角度講早育生產的嬰兒先天性畸形的比率較高。
現在提倡晚婚晚育,但年齡太大時生育能力也會受到影響,35歲以上產婦,醫學上稱為“高齡初產婦”。這時的女性不但卵細胞老化,而且還易受到病毒感染、物理及化學的刺激、激素變化的影響等,導致人體卵子減數分裂發生異常,受精后形成的個體就產生染色體病。
生理學家公認,女性在23—30歲之間是生育的最佳年齡段。這一時期女性全身發育完全成熟,卵子質量高,若懷胎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