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幼兒來說,經常重復訓練或去做同一件事情,很快便會感到厭倦,因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必須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采取相應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
1、游戲。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教師可以適當組織一些勞動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參加勞動訓練。如:組織幼兒玩"過家家"的游戲,讓幼兒收拾整理"娃娃家",清潔餐具,打掃區(qū)角的衛(wèi)生等。還可以選擇一些幼兒感興趣和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幼兒做,如給小動物喂食、給花兒澆水等,讓幼兒感到勞動是一件快樂的事,從而主動地參與這些勞動的訓練。
2、情境。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可以調動幼兒自愿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如:天要下雨了,戶外曬著幼兒用的被子、枕頭等幾十張,老師忙不過來,請小朋友一起幫忙;"娃娃家"很亂了,誰能幫忙收拾?地面很多垃圾了,誰來打掃……等等,不斷地設置情境,激發(fā)幼兒勞動的興趣,積極參與勞動。
3、責任制。讓幼兒有一份責任感同樣有利于幼兒參與勞動訓練。如每天要求早到的幼兒為大家擺好桌椅,讓值日生管理種植區(qū)、自然角等,從而培養(yǎng)幼兒為大家服務的思想和勞動興趣。
4、榜樣。根據幼兒愛模仿的特點,通過學習雷鋒等英雄人物的優(yōu)秀事跡,以他們?yōu)榘駱樱囵B(yǎng)幼兒熱愛勞動,樂于為集體做好事的品德。同時,教師還應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以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和教育幼兒。
此外,還應及時鼓勵幼兒在勞動中的良好表現,對他們做的事情給予充分的肯定。幼兒因為缺乏經驗或力不能及,有時勞動的質量不高,甚至會出現弄臟衣服或損壞東西等,對此,我們應多理解、寬容他們的"錯誤",耐心指導他們,盡量讓他們自己去完成任務,從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不斷地形成勞動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