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91在线视频/五月播播网/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成人一级网站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莫讓孩子把學習當差事

作者:黃群 來源: 發布時間:2009年05月13日

  一個美好愿望的實現需要一種無形的動力的支持,而這種無形的動力就是自制力,也就是自律。同樣要想在學習上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就需要個體認真地對待學習整個過程,不把學習當差事。家長經常會吼著嗓子對孩子說:"做完了作業再玩!"孩子為了玩隨意應付作業,這樣孩子雖然完成了,但效果并不好。

  熊伯龍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他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較有名望的學者。他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家教經驗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在祖父和父親的教育熏陶下,小伯龍從小就刻苦讀書,學做詩人,學做詩文。家里藏書豐富,在還沒有上學之前,他就對家里那滿書架的書籍干興趣了。由于父親和祖父在很小就教他識字,所以雖然還沒上學,就已經能夠翻看一些簡單的書籍了。入學之后,他更加勤奮,每天不把老師講的課程弄懂,決不上床睡覺,加上父親和祖父都是學者,回到家里有不懂的地方就可以去他們。他天資聰穎,記憶力好,加上家里是書香門第,祖上都是愛讀書之人,藏書豐富,年紀不大,已經熟讀四書五經、諸子散文、百家史書,其中有很多他都能嫻熟地背誦下來。

  由于他博覽群書,出口成章,他的詩下筆洋洋灑灑而受到人們的推崇,在家鄉一帶被稱為"神童"。

  父親看到熊伯龍年紀輕輕,就已現出不凡的才華,詩詞文章均十分出色,兒子經常受到鄉里鄉親的贊揚,做父親的心里當然是暗暗高興,為熊家有這樣有才華的子孫而自豪,熊家將來后繼有人了。但是,熊伯龍的父親看到如此之多的贊揚之聲,隱約中也有一絲擔心,主要是怕兒子聽贊揚聽得多了,就容易自滿。所以也不時地提醒兒子,對他說:

  "學如逆水行周,不進則退,有了一點成就,更要努力啊!"

  父親的話,熊伯龍記在心里。因而,在一篇贊揚聲中,他絲毫沒有自滿。他認為一個人縱使聰明,如果不用功,將來也干不成大事。所以,他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學業一絲不茍,從不馬虎。

  小伯龍十一歲時,老師讓他以孔子講的"天下歸仁"這句話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放學后,他開始坐在窗前構思,由于他讀書頗多,不一會兒就寫成了。拿去給父親一看,父親看了,讓小伯龍自己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等他讀完了問他:

  "你覺得滿意嗎?"

  小伯龍聽了父親問話也認為自己這篇文章道理講得不深不透,寫的很多是以前別人講過的一些舊道理,文章也沒什么新意。父親接著又告訴伯龍:

  "學習不能湊合向老師交卷,算是完成差事。知識學到的是自己的,不能放松自己啊。"

  聽了父親的教誨,小伯龍感到很慚愧,他想:連自己都通不過的文章怎么能拿出去給別人看呢?不行,不能就這樣應付過去了,得重寫一遍,一定要寫到自己滿意為止。

  就在不知不覺中,天色已經暗下來。母親叫他吃飯,他只是在嘴里應著,卻根本沒有站起來的意思。他點上燈,坐在窗前,開始第二次構思。他一會兒凝視前方,一會兒托腮沉思,一會兒又在紙上寫寫劃劃。這樣,終于寫出了第二稿。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