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在3歲之前還沒有“我”的概念,直到7歲后才漸漸有一個自我評價的雛形。在這段時期,基本上大人說孩子是什么,他就認為自己是什么。所以說,家長肩負著幫助孩子建立良好自我認知的重...
一次,我在幫4歲兒子清理玩具箱時,意外地發現多了24色蠟筆和超人奧克曼玩具,于是找來兒子問明原因,兒子天真、坦率地說:“這都是我從幼兒園拿的。”我追問:“你經過老師允許了嗎?”兒...
案例回放: 輝輝的爸媽工作很忙,平時就由退休在家的奶奶照顧他。輝輝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不僅畫畫得好,會彈鋼琴,還會說漢語和日語。有一天,外面刮著風,他獨自站在陽臺上,老...
毫無疑問,他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這種獨一無二有很強的先天成分。 0~6個月 新生兒并非白紙一張,他已經帶著父母的基因。甚至在子宮中,他就在形成自己的個性了。平靜、放松的孕...
“媽媽!快來!”8歲的安安正在叫我。又怎么啦?兩個孩子喧喧嚷嚷一整天了,鬧得我不得安生。我剛坐在椅子上一小會兒,享受難得的安靜,他們又開始喊叫了。 學校剛放寒假,兩個孩子在家...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于自己的習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我將讓小朋友養成好習慣。我想‘教育’這個詞,往精深方...
但這幾天,媽媽卻對佳佳的一些行為感到不解,心想:佳佳到底怎么啦? 鏡頭一:前兩天媽媽感冒生病了,但佳佳還是纏著媽媽,非要媽媽陪她玩。媽媽很累,對佳佳說:“媽媽生病了,佳佳聽...
現在這樣的煩惱不再困擾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有了新的認識,我不再用我們成人的期望去影響孩子的發展,更確切地說,不再用成人的經驗去阻礙孩子的發展。孩子就是孩子,他有成人所不能體會...
我在加拿大這邊的圖書館借過一些早期教育的錄像帶,這里的教育專家也認為,0~3歲是寶寶大腦發展和人格定型的關鍵期。但是他們認為大腦發展主要是智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并不是記憶知識。他們...
專家們把它定義為四個主要的成分:一是準確和適當地知覺、評價和表達情感的能力;二是運用情感進行思考的能力;三是理解和分析情感并有效地運用情感知識方面的能力;四是調節情緒,以促進情...
除了關心親人之外,家長還要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機會,讓孩子學會關心和同情他人,還可以利用游戲啟發孩子的同情心。 平平從幼兒園回到家,要把剛學會的兒歌念給媽媽聽,媽媽連忙放下手中...
由于家里還有個哥哥,九歲的虎虎總覺得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無論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對還是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媽媽偏心。當媽媽解釋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
在大多數家庭中,母親扮演著幫助孩子們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困難的主要角色,這令許多女士感到無所適從。“我所讀過的書告訴我:孩子們需要的是這樣、那樣。”一位母親告訴我:“這使我感到...
? 朋友不怕多,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在獨生子女居多的今天,孩子的朋友顯得更加重要。如果孩子活潑開朗,天生就是社交高手,你自然不用操那么大的心;如果孩子要么害羞內向,要么不會和...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商(EQ)比智商更為重要。 EQ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以自己的情緒激勵自己行為的能力;了解別人情緒的...
? 你可以向老師了解一下孩子最近情緒變化的原因,或者你自己回憶一下,孩子剛剛表現出不愿意上幼兒園的時候,發生過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嗎?是不是有過小朋友搶她的玩具?畫畫沒畫好,老師...
? 都說跆拳道不僅教拳腳功夫,更有禮儀和意志的培養。可光是聽說,總免不了有些半信半疑:真有說的那么好嗎?甚至有的家長還擔心,讓孩子整天踢踢打打的,會不會變得好斗而粗魯?那就到...
實際上,在焦慮之余,我們想到過沒有,“問題”本身就是成長的一部分。所以,著名教育專家鐘思嘉在他的《培養有責任感的孩子》一書中說道:“做父母的,首要之務即是停止憂慮孩子是否正常,...
? 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寶寶,自然是很幸福的事。但家里一下子多出了兩個孩子,所以常常會顯得手忙腳亂,有時不得已只好把其中的一個送到親人家撫養。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和撫養他的人更加...
? 孩子的表現拒絕接觸可能有這樣一些原因:陌生人焦慮比較重,表現為對陌生人很害怕,熟悉起來比較慢;屬于敏感體質,表現在對觸摸很敏感,不喜歡被人觸摸;也可能是小朋友摸他時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