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喂養
這3個月體重和身高增長的速度有所減慢,體重每月凈增值約為0.2~0.25千克,身長每月凈增值約為1.2~1.4厘米。絕大多數的孩子已長出了一只乳牙,有的已經2~4只,如果到12個月時一只也沒長出,就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
這階段處于語言的發展期,孩子喊得最多的是媽媽爸爸,因為平時接觸的機會最多,音也容易發出。該期又分為2期:⑴語音的發展。小兒不是模仿家長說話時的口腔、舌頭的模樣來學習說話的,而是通過各種途徑的語音刺激,例如聽錄音帶的故事、詩歌,平時多與小兒講話,到一定的時候他自己就會發音、說出話。⑵口語中句法結構的發展。在前階段的基礎上發出一個個的單字句,例如飯、燈,多數在1歲以后。
前幾個月訓練得好的話,滿周歲時寶寶已能自己用杯子喝水,有的寶寶已會用勺自喂食物,當然可能弄得桌子上食物狼藉。
1.給孩子斷母乳
滿4個月以后及時添加各種輔食就是為斷母乳做的準備工作。隨著輔食量的增多,可以代替1次,以后2~3次的母乳。到10個月左右母乳分泌量已很少,自然而然的就斷奶了,小兒也不再戀母乳,僅有個別的寶寶晚上臨睡前還要吸吮幾口,過過“奶癮”。
2.怎樣回母乳
介紹幾種回奶的方法,乳母不妨試試。①外敷法。芒硝 (中藥房可以買到) 150克,分成2份,用紗布包裹后放在兩側乳房上,再用乳罩固定,24小時 (夏季12小時) 后取下。一次不見效,可以繼續敷一次。②食療法。麥麩60克,炒熟 (至黃色) 后加入紅糖30克,熔化拌勻,分4份,一天2次,每次1份服用。亦可用花椒15克、紅糖30克,加水400毫升,用小火煎到250毫升,在斷乳時趁熱一次服用。一日1劑,連服3天。③單方驗方。萊菔子30克,打碎后加適量水,煎2次,早晚分服,連服3天。枇杷葉 (去毛) 30克,加水500毫升,小火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連服2~6天。在回乳時必須忌服豬蹄、鯽魚、花生及各種湯類,因為這些食物可以促使乳汁分泌!
3.食物逐步多樣,注意色、香、味、形
自10個月以后孩子只要對食物不過敏,魚、各種禽肉、畜肉、蝦、蛋類、豆類及豆制品、各種蔬菜都可以吃。只有樣樣多吃,吃得“雜一點”,才能保證營養素的全面補充。色、形可提高孩子進食的興趣,例如紅色的胡蘿卜絲、黃色的蛋皮絲、綠色的青菜絲三樣一起炒一下,看上去很誘惑口味。饅頭可以做些小白兔、小蝴蝶、小狗形狀。小兒的食物中不要加味精。4個月以前不要加食鹽,因為腎臟功能還未完善成熟。4個月以后可以開始吃咸味食物,但不宜太咸,不能以成人的口味為標準。
發現疾病,計劃免疫
以前留下來的疾病,如隱睪,多數在1歲左右睪丸應降入陰囊;鞘膜積液已逐漸或完全吸收;臍疝已多數消失。
1.齲齒
俗稱“蛀牙”,這年齡段的齲齒又稱“奶瓶齲”。人工喂養的孩子,晚上喝完奶就睡覺易發生。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有“窩奶頭”的壞習慣,也易發生。
2.腹瀉病
腹瀉病在嬰兒時期多見,添加輔食不當,如吃得過多或沒有煮熟會發生。也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尤其在秋季,輪狀病毒腸炎可以流行。腹瀉病的癥狀為大便次數增多以及大便性狀改變。輕癥一天大便5~6次,嘔吐、低熱、脫水的癥狀不明顯。重癥一天大便10次以上,大便為蛋花湯或水樣,嘔吐頻繁,有高熱。易發生脫水及電解質的紊亂,出現四肢冰涼、哭無眼淚、尿少、皮膚干癟、呼吸快,嚴重的可以抽筋。治療上,輕癥除針對病因外,可以口服補液鹽 (一袋裝)沖成流體分次口服,糾正失水及電解質的紊亂;重癥病例需靜脈補液來糾正。腹瀉期間的飲食,輕癥可以繼續喂養,但次數及每次量應減少;重癥且嘔吐明顯的需短期禁食,同時靜脈補液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的紊亂。
生活護理
1.鞋子的選擇
要為孩子準備鞋子了。小兒的腳比較寬,長的速度比身高快,一雙新鞋穿不了多久就小了。選購鞋時就要挑圓頭狀的,長度比目前的尺寸大1.5厘米,如果感覺太松,可以在鞋頭處塞些棉花。鞋子不宜太緊,否則影響腳的血液循環及足趾的發育,且易擦傷皮膚。鞋子的面料,布的柔軟,透氣性好;如選皮鞋,皮質要軟;塑料鞋只能當作夏季的涼鞋。鞋底要薄而軟,后跟略高一些,有利足弓的形成,并防止后跌。
2.對待陌生人
4個月左右的嬰兒見人就笑,5~7個月時對熟悉和陌生的人有不同的反應,自9個月以后出現怕生。怕生限制了小兒與他人交往的機會,所以家長要注意及時幫助孩子克服怕生的心理狀態。
⑴擴大孩子的接觸面
平時帶孩子到親戚、朋友家去玩,到公園里與別的孩子玩,接觸多了,害怕、怕生的現象會逐漸減輕。
⑵逐步熟悉陌生的人
可以采取抑制消退法:當孩子正玩得高興的時候,讓陌生人在孩子的視野內出現,只看到而不接觸、不交流,由于高興,孩子會忘了怕生。以后還是在這種場合下讓陌生人露面,時間逐漸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逐漸接近,多次這樣做,孩子的怕生最后就會消除。
3.從容度夏
一入盛夏,防暑降溫成為頭等大事,否則滿身痱子,頭上長疥,哭吵不安。但風扇、空調如果使用不當會得“空調病”及“風扇病”。
房間里長時間開空調,空氣中氧負離子數量大大減少,空氣的質量和清潔度都較差,使機體免疫力降低,小兒易患過敏性哮喘、鼻炎;年長兒會訴頭昏、頭痛、困倦、疲勞等。預防措施,每日定期開窗通風,定期清洗或更換空調的過濾膜,室內最好裝有負離子發生器。空調與外界溫差不宜超過5℃,否則孩子會不適應。
電風扇直吹易導致流涕、打噴嚏、乏力、腹痛、肢涼等不適,稱為風扇病。一般吹風扇宜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開“慢檔”、“旋轉或搖頭”。
提醒幾點
1.不要突然斷母乳
有的家長采取“恐嚇”、“回避”的方式斷母乳,例如乳頭上涂黑藥膏、母親回娘家由爸爸帶等突然襲擊。如果以前沒有有步驟地添加輔食,斷了母乳孩子又不適應新加食品或者“拒食”,會發生腹瀉病或營養不良。孩子幾天沒有見到母親,心理上會受到打擊,尤其這年齡段“戀母”心切。
2.母乳斷了,牛乳還要吃
小兒可從牛奶 (或配方奶) 中獲得一定的蛋白質及鈣。原先人工喂養的,除一日三餐外,要保證一天攝入牛奶400~500毫升。
3.過敏與海鮮食品
這階段“奶癬”可能明顯,又值添加各種食品 (包括海鮮在內)。一般人都認為吃了海鮮容易過敏,使奶癬增多。那么,有奶癬的孩子能不能吃海鮮?從客觀上講,吃了某種食品而出現過敏,則這種食品忌吃。海鮮包括許多海內的食物如蝦、蟹、魚 (鯧魚、帶魚、黃魚) 等,籠統地忌是毫無根據的,反而使小兒食品種類局限。
這是生命的第一年,也是最不平凡的一年。體重從出生時平均3.3千克到1歲時增加了3倍,身長從出生時平均50厘米,增加了50%,達到75~77厘米。腦發育迅速,1年內頭圍增加了8厘米。從整天躺著的新生兒到1歲時已會獨站或獨走。出生時呱呱哭聲不止,1歲時已能聽懂別人的話或者說幾個詞表達自己的意思。孩子的成長使父母內心欣喜不已。繼續努力,讓孩子健康地邁向生命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