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種孕期身體變化
整理/楊文征 指導醫師/徐金源(婦產科主治醫師)
懷孕會使身體產生難以置信的變化,小寶寶會在40周內,由針頭般大小,逐漸長成3 000克的大寶貝。身為準媽媽的你,應該了解孕期身體的變化,才能知道調適的方法,輕松、快樂地度過懷孕時光。
1、骨頭變軟
雌激素和松弛激素使全身的韌帶放松,包括背部的韌帶。由于下背部的肌肉和關節過度伸張,會產生背痛。
幫助身體的方法
撿拾東西時要彎曲膝蓋,避免扭傷。
2、下肢水腫
懷孕期間機體內水分增加,同時排泄量也相應增加,一般不引起水腫。但有些孕婦到妊娠晚期,因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下肢的血液回流受阻,下肢靜脈壓升高,可出現輕微的下肢水腫。
幫助身體的方法
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睡眠時取側臥位,下肢稍墊高。
3、妊娠紋
孕婦皮膚內的膠原纖維因激素紊亂變得很脆弱,而肚子里的小寶寶卻在不斷地發育,皮膚組織牽拉過度,彈性纖維逐漸斷裂,透出皮下血管的顏色形成妊娠紋。生育后有些人的妊娠紋會消失,但有些人的也許不會消退。
幫助身體的方法
使用防妊娠紋乳液,可以減少妊娠紋的出現。
4、靜脈曲張
懷孕后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引起盆腔和下肢的血液淤滯,靜脈壓增高,再加上孕期內分泌的變化,靜脈血管平滑肌張力降低,而致外陰或下肢靜脈充盈迂曲,形成靜脈曲張。
幫助身體的方法
有靜脈曲張的孕婦應避免長時間站立,靜脈曲張嚴重時可將患肢自下而上纏以繃帶。外陰部靜脈曲張者可在睡眠時抬高臀部。
5、尿頻
子宮位于骨盆腔的中央,其前方為膀胱,后面為直腸。懷孕后子宮增大壓迫膀胱使其容量減少引起排尿次數增多。正常情況下,人體約每4小時排尿一次。但在妊娠期,子宮逐漸增大,尤其在3個月內,妊娠子宮尚未超出盆腔,在盆腔中占據大部分位置,直接壓迫膀胱而引起小便次數增多。妊娠4個月以后,子宮上升超出盆腔達到下腹部時,對膀胱的壓迫結束,癥狀即可緩解。到妊娠晚期,胎頭銜接進入骨盆,可再次壓迫膀胱而引起尿頻。
幫助身體的方法
晚間應減少喝水或飲料,以免因尿頻影響休息。如果尿頻的同時出現尿急、尿痛等不適,可能是尿路感染,應及時就醫。
6、子宮有1升的水
在懷孕初期,子宮大約像西洋梨般大小,在九個月末期,有如特大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