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91在线视频/五月播播网/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成人一级网站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早教>> 膽小 > 正文內容

讓孩子告別“棉花糖”性格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棉花糖,軟軟的,可任意捏任意搓,不懂反抗。那么,“棉花糖寶寶”又是怎樣的呢?他們自懂事起,就被細心的父母灌以良好的素質教育:和小朋友和諧相處;不搶別人的玩具;聽爸爸媽媽的話……如此教育的副作用是,面對“小霸王”他們不懂反抗,性格軟弱,依賴性重。對于這些寶寶,媽媽們該怎么辦?

  “小棉花糖”的遭遇

  六一到了,兩歲半的林林在媽媽的陪伴下,在玩具城堡里玩得不亦樂乎。這時,有個胖嘟嘟的小家伙相中了林林手里色彩鮮艷的積木塊,霸道地伸手過去:“給我,我要玩!”林林愣了一下,雖然不情愿,還是乖乖地遞給他。

  幾分鐘后,林林手里又有了個會說話的奧特曼,看得出林林很喜歡。那個胖嘟嘟的小家伙也看上了,蠻橫地再次過來搶,林林這次明顯有了些“護”玩具的意識,不給,小胖子劈手過來搶,一邊搶一邊把林林推倒在地。工作人員見狀,拿了個玩具過來哄林林:“你真是個乖寶寶,我們玩別的。不哭不哭。”林林看到新玩具又聽到了贊揚,倒也不再鬧了。

  眾家長都嘖嘖贊嘆:“多么乖巧的孩子,讓人省心。”這話飛進林林媽的耳朵里,卻別有一番滋味:自己為了教育出一個滿分寶寶買了不少幼教書,深知獨生子女的霸道和任性是教育的重要問題之一,因此時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個乖寶寶,懂禮貌……不料,卻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軟弱、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棉花糖”寶寶。林林媽心里真著急啊!

  “棉花糖寶寶”的特征

  寶寶和小伙伴玩耍其實就是一個學習和模仿的過程。有的孩子個性鮮明、表達欲望強烈,會以比較直接的、甚至算得上比較霸道的方式與他人進行交流,如果家長沒有及時修正寶寶的這一苗頭,會導致恣意發展;而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善于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愿,也習慣了家長大包大攬的“代理”行為,在最初的幾次“社交”中,幼小心靈的是非觀念是模糊的。這類寶寶一時的忍讓表現博得了父母和其他人一致的表揚,這在潛意識里暗示了寶寶:你這樣忍讓是個乖寶寶的表現,是有禮貌有涵養的表現,是正確的。久而久之,寶寶面對小伙伴的過分甚至無禮要求時,就不會說“不”了。

  媽媽的小尾巴

  當“棉花糖寶寶”不能從與小伙伴們的交往游戲中獲得真正的快樂和濃厚的吸引力時,他們會把關注力和安全感完全投放在身邊最親近的人身上。寶寶不知不覺間就當上了媽媽的小尾巴,看到媽媽的身影或聽到媽媽的聲音就可以安心玩上大半天,這種依賴,更多是心理上的一種安全感強迫癥。而必須重視的是,寶寶越是依賴媽媽,他就越無法抽離身心投入到與小伙伴們的交往當中去,他越是在與小伙伴的交往當中找不到真正的快樂與趣味,他就會更加依賴媽媽,這成了個惡性循環。

  令人頭疼的雙重性格

  “棉花糖寶寶”會博得所有大人的大力夸獎,懂事,乖巧,好孩子,這些寶寶們耳熟能詳的字眼仿佛一道指令,讓他條件反射般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隱藏自己的真實意愿。這是“棉花糖寶寶”綿軟溫馴的性格一面。可是,回到家,面對自己最親近的父母家人,“棉花糖寶寶”暫時松懈了那種“備戰”心理,如果一些平時得到滿足或默許的要求在此時被制止的話,比如,平常可以看的動畫片,今天被要求吃完飯再看;寶寶最喜歡這個玩具現在竟然找不到了等,這時的寶寶就會不依不饒地哭鬧起來。其實,這是孩子在外時壓抑真實性格和內心真實想法的一種心理宣泄。

  


編輯:王曉芳
共2頁 您在第1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跳轉到頁 本頁共有1490個字符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