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營養美食探究--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營養美食探究指出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從小培養的,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合理的飲食結構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幼兒身體健康成長的保證。
一、幼兒營養美食探究--為幼兒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
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進餐環境尤為重要。每次進餐為幼兒提供一個清潔整齊、安靜舒適的進餐環境,通過進餐時間和環境的“刺激”,使幼兒建立起固定的條件反射,為就餐做好心理準備,以利于胃液的分泌,促進消化和吸收。進餐的環境要安靜、衛生、秩序良好,使幼兒心情愉快,思想集中,讓幼兒從小養成專心進餐的習慣,切忌邊吃邊玩,成人不要在進餐時訓斥幼兒,應把問題放在其他時間處理。
二、幼兒營養美食探究--培養幼兒吃多種多樣的食物
培養幼兒吃多種多樣的食物。避免挑食、偏食及吃單一食物,在安排幼兒膳食時應注意粗細搭配,肉、魚、奶類、豆制品及各類蔬菜均要安排食用,幼兒不喜歡吃的食物,可變換花樣和注意烹調方法。平時可采取講故事或歌謠形式教育幼兒,說明食物營養的重要性,對長身體有好處,并積極誘導幼兒喜歡吃各種食物,保證幼兒獲得全面的營養。
三、幼兒營養美食探究--講究餐前衛生要求
教育幼兒飯前洗手,人們常強調“病從口入”。手接觸外界物品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常帶有幾萬個細菌,指甲縫里的污垢可藏細菌幾十種,幼兒在進餐時如不洗手,很容易隨食物將細菌吃進體內而導致生病,要教育幼兒飯前洗手,洗手時用流動水,打上肥皂,邊洗邊搓,邊洗邊沖。
四、幼兒營養美食探究--飲食要定時定量
根據幼兒年齡的需要量供給相應的食物。注意營養全面,數量充足,食物豐富多樣,同時根據幼兒心理特征,少盛多添,進餐時不宜一次把飯盛得太多,教育幼兒學會一口飯一口菜,不暴飲暴食,要細嚼慢咽。幼兒胃腸道的消化酶和消化液也都有自身的固定量,如果食物量超過這些消化液消化能力的限量,就會打亂胃腸道自身的節律而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習慣的培養是在不斷重復的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始終如一,持之以恒,日復一日地進行訓練。同時,家園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