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寶貝也吃手!一開始我不讓他!怕有細菌!但是當我知道孩子為什么吃手時!我就不管了!
吃手的原因
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他們強烈需要一種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強烈,尤其在就寢時間更為明顯。哺乳或吃奶瓶能滿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哺乳不僅給孩子以營養,而且暖暖的乳汁,母親溫暖可以給孩子心理上的慰籍。在孩子感到壓力和緊張,牙齒不舒服,想感受一下吸吮手指滋味的情況下,都會吮吸手指。不少父母擔心孩子吸吮手指不衛生,可能吃入很多細菌。其實孩子這一階段拿到什么東西都會往嘴里放地,相比之下,吸吮手指吃入的細菌可謂是微乎其微,只要注意必要的衛生即可。這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種獨特方式,不能強制剝奪,也不要大驚小怪。
我曾經在讀者文摘是看到的個小故事,里面講到東西方文化的差別在教育小孩中的體現,一個中國人到一個美國人家中做客,他看見美國人的小孩在吸吮手指,就上前拉出小孩的手指,告訴小孩這是不衛生的、不可以的,美國父母則輕松的笑道:“讓他享受吧,沒有關系”。我的孩子小時也有吸吮手指的習慣,我從不要刻意的糾正,孩子大一些,度過他的這一發育階段,自然會不再吸吮手指。
有的父母說,當孩子吮吸手指時,他們常常拿樣其他東西給他吮,這種做法也是可以的。不過要注意,這種方法可能會助長和延長孩子吸吮的時間,使正常情況下原本可能會停止的吮吸行為延續更長時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要注意孩子準備放棄吸吮的行為動向,伺機不再給他吮吸的對象。
許多孩子一般到3歲—3歲半就不會吮吸手指或其他東西了,除非偶爾感到累了或發現自己無事可做、無所適從以及暫時感到不安時,才會吮吸手指。如果孩子4歲以后還繼續吮吸手指甚至養成習慣,父母就必須注意了。因為這些孩子可能會因吸吮時間太長或太過用力,使上腭往上推,影響上面一排牙齒的整齊排列。對這種情況,父母往往會直接制止、不許孩子吮吸手指,但很快會發現收效甚微。如果父母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類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或事情上感到不高興或很失望,轉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吮手指上。父母要注意找出孩子不開心的癥結所在,多給孩子以關心和愛護,這比直接干預他的吮吸行為更有效。有些父母采取諸如固定孩子的手,往手上涂有異味的東西,或者給孩子戴上手套等不恰當的手段,不但收效不大,還會有意無意地傷了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