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的中醫調養
調養重點:養胎氣
中醫調養說一:飲食清淡勿溫補
中醫認為,孕早期,胎兒尚未定形,故不宜服食藥物,一日三餐要定時,饑飽要適中,飲食要清淡,滋補而不宜溫補,否則導致胎熱、胎動,容易流產。以下傳統中藥要忌食:
毒草藥:烏頭、附子、天雄、野葛、羊躑躅、南星、大戟、芫花、常山、半夏等。
破血藥:桃仁、牛膝、干漆、茜根、丹皮、瞿麥、三棱、紅花、蘇木等。
吐下滑利藥:藜蘆、巴豆、牽牛、皂莢、葵子、薏仁等。
辛溫燥熱藥:厚樸、肉桂、干姜等。
注意,實驗證明薏苡仁油對動物子宮有興奮作用,能快速促進子宮收縮,所以不宜孕婦食用。桂圓應少吃,桂圓甘溫大熱,孕婦食之不僅不能保胎,反而極易出現漏紅、腹痛等先兆流產癥狀。據有關專家統計,這類病人占先兆流產總人數的90%以上。如果及時停食桂圓,服中藥清熱保胎,尚可避免流產。孕婦在懷孕初期最好不要喝茶,因為前三個月是胎兒神經系統形成的時期,茶葉中的茶堿和咖啡因等成分會影響胎兒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