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91在线视频/五月播播网/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成人一级网站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新聞 > 正文內容

育學園董紅紅:補鈣不是一個筐,啥問題都能往里裝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在平時的保健門診中,寶爸寶媽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的寶寶是不是缺鈣呀?然而補鈣不是一個筐,啥問題都能往里裝。那么,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擔心,跳出補鈣怪圈呢?

 
  枕禿≠缺鈣,生理脫發+局部摩擦導致十寶九禿
 
  一個4個月的寶寶頭后面一圈沒有頭發,媽媽來診所接種疫苗的時候問我:“董醫生,你看寶寶是不是缺鈣呀?”
 
  通過與媽媽溝通,發現寶寶一直是純母乳喂養,也常規每天給予維生素D3 400IU。查體也表明寶寶生長發育都很好。所以我和媽媽解釋,寶寶頭后面一圈沒有頭發,俗稱枕禿,是大多數小寶寶都會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寶寶頭發有個生長周期,小寶寶會出現生理期的脫落頭發,尤其是后面一圈的更容易脫落 。
 
  此外,是小寶寶躺著睡,新陳代謝快,出汗也比較多,所以頭部會不舒服,在枕頭上磨來磨去就會出現枕禿。與缺鈣沒有關系,不需要額外補鈣,母乳中的鈣是充足和優質的,讓媽媽不要擔心。

  萌牙晚≠缺鈣,4個月-1歲長牙都正常
 
  還有一個寶寶來診所就診,媽媽很焦慮的和我說,寶寶已經11個月了,還沒出牙,是不是缺鈣呀?
 
  這個寶寶也是母乳喂養,6月齡常規添加輔食,輔食添加的很順利,只不過目前還是以泥狀食物為主。我和媽媽交流,解釋寶寶第一顆牙齒的萌出大多是在4-10月齡,但也有1歲才出牙的。這個和遺傳有關,可能是媽媽也可能是爸爸,看他們出牙的時間大概是什么時候,如果他們出牙晚,可能寶寶也會比較晚。
 
  除了遺傳外,進食的性狀也有關系。如果輔食一直是泥狀,也有可能造成牙齒萌出偏晚。寶寶平時的食物以泥狀為主,建議逐漸過渡到細顆粒,然后粗顆粒,最后到小塊狀,這樣有助于牙齒的萌出。如果超過1歲還沒出牙,建議看看牙醫,牙齒萌出的早晚和缺鈣沒有關系。
 
  夜間出汗、頭發少≠缺鈣,寶媽寶爸們放寬心
 
  有個一歲半的寶寶,家長反應寶寶老是很多汗,晚上睡覺也是會出汗。這種情況很普遍,不是寶寶缺鈣,主要原因還是——寶寶新陳代謝快;活動量大;加上寶寶皮膚比較嫩,含水比較多;父母又總擔心寶寶著涼給他穿很多衣服,左一層右一層。所以寶寶出汗很多是本身的生理特點和人為原因造成的,與缺鈣無關。
 
  另外在平時的看診中,還有寶爸寶媽擔心寶寶頭發少是缺鈣引起的。這個完全沒有道理。寶寶頭發少主要是因為寶寶頭發有生長周期,從出生開始頭發就較少,2-3歲之前還沒有完全發育好,但大部分寶寶到了2-3歲后頭發就會變得濃密起來,這是正常的。頭發也是和遺傳相關的,如果爸爸媽媽的頭發比較濃密,那寶寶長大后頭發也會跟爸媽一樣濃密,不要著急,和缺鈣沒有關系。
 
  肋緣外翻≠佝僂病,程度輕微的多半正常
 
  在平時的門診中還有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肋緣外翻。肋骨外翻確實是佝僂病的表現之一,佝僂病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因為維生素D的缺乏造成鈣的吸收障礙,造成骨骼畸形,其中就有肋骨外翻。
 
  但并不是所有肋緣外翻都是佝僂病。目前常見的輕微肋骨外翻大多和缺鈣沒有關系。主要原因是寶寶膈肌發育不成熟,會把肋外緣往外面拉,同時寶寶肚子比大人鼓,所以外觀看上去肋外緣有些往外翹,但隨著年齡增長,膈肌逐漸松弛,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不需要太緊張。
 
  通過上面一些典型情況的分析,我們也明白了這些和“缺鈣”沒有關系,就不要總想著給寶寶補鈣了。母乳或奶粉都能夠為寶寶提供優質和充足鈣,添加輔食后,只要均衡飲食,食物中的鈣也足夠了,只要保證給予寶寶合適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都不需要給寶寶額外補充鈣劑。如果是疾病造成的鈣缺乏或飲食不均衡造成鈣攝入不足,需要找兒科醫生評估,改變飲食習慣和治療疾病,不是寶爸寶媽擅自給寶寶補鈣就能解決問題的。希望育學園能夠給寶爸寶媽提供最合適的健康指導,跳出補鈣怪圈,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董紅紅 育學園兒科醫生
 
  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兒科學碩士,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碩士在讀。
 
  曾就職于北京同仁醫院和北京和睦家醫院。在近20年的工作經驗中,積累了豐富的兒科和新生兒科的臨床工作經驗。通過大量典型病例的實踐和危重癥的搶救,董醫生熟練掌握兒科各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以及危重癥的搶救;通過兒科健康門診的長期工作和兒童心理學的學習,在兒童的生長發育和心理評估、指導等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作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著。
 
  具有美國兒科學會及心臟病學會認證的兒童高級生命支持(PALS)證書及新生兒高級生命支持(NALS)證書。

編輯:陸蕓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