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攜手惠氏營養品倡議母乳喂養
(2019年7月30日,北京)在第28個世界母乳喂養周來臨之際,中國營養學會于7月30日在北京舉辦了“促進母乳喂養,助力健康中國”主題論壇,探討母乳營養研究的科學前沿進展,分享母乳喂養的健康建議。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教授,副理事長馬愛國教授、楊曉光教授,前理事長程義勇教授、前副理事長蘇宜香教授、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教授,惠氏營養品大中華區總裁瞿峰,來自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北京協和醫院、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近20名中國母嬰營養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專業人士出席會議。
中國營養學會專家與惠氏營養品代表共同啟動2019世界母乳喂養周
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母乳生物活性作用重要
中國營養學會長期以來倡導母乳喂養,肩負著推進母嬰營養健康事業科學發展的重任,而惠氏營養品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也秉承‘尊崇母乳、研究母乳、學習母乳’的理念和態度,向母乳致敬,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優質和先進的母嬰營養品。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愛國教授表示,“母乳喂養有益孕產婦和嬰幼兒的身心健康,已經是科學界的共識。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中國嬰幼兒喂養指南》及《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都將母乳喂養作為關鍵推薦。“
為了更好地賦能新手媽媽,支持補充更好的母乳營養,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教授在會上做了《月子餐的膳食營養建議》的專題報告。
母乳營養一直是營養學界關注的研究課題之一。大會上,惠氏營養品醫學與技術質量事務部門負責人金浩芳博士就母乳營養的新研究方向——母乳生物活性成分做了主題分享。根據中國權威母乳成分研究——“明研究”的發現,母乳生物活性因子在中國母乳中含量豐富,這從科學層面證實了母乳生物活性成分在嬰幼兒成長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會關于母乳營養的新研究方向——母乳生物活性成分的分享
圍繞母乳生物活性成分對嬰幼兒的影響,與會嘉賓展開了進一步的討論。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教授、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蘇宜香教授表示,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母乳可以滿足嬰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能量和營養,但母乳不可替代的原因,不僅僅如此,它所蘊含的“生物活性成分”,在保護嬰兒抵御感染、促進組織器官發育和維護腸道微生態等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賴建強教授則強調,0-6個月的新生兒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健全,在細菌等多種微生物的影響下容易受到外部感染,而母乳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為初生嬰兒提供了重要免疫保護,其中gsMO和α-乳清蛋白是兩種成分,可以保護嬰兒抵御感染,促進組織器官發育,維護腸道微生態。堅持母乳喂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嬰幼兒可以獲得母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讓新生兒感受到母愛的力量。
母乳喂養促進工作委員會成立,更有力推動母乳喂養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愛國教授表示,”國務院剛剛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在合理膳食行動中提到要特別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盡量純母乳喂養6個月。8月1號開始的這一周是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今年的宣傳主題是“Empower Parents, Enable Breastfeeding (賦能父母,促進母乳喂養)。這就需要從權威的科學知識,實用的科學技能,良好的社會環境等幾個方面,給父母多方面的幫助,促進母乳喂養,助力實現健康中國。“
結合國際母乳喂養周的主題,惠氏營養品大中華區總裁瞿峰在會議上也表示:“支持和促進母乳喂養是惠氏營養品一貫的理念和主張,我們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關于母乳喂養的倡議,我們于2015年啟動的‘向母乳致敬’項目將一直致力于推動母乳營養知識的探索和普及,促進母乳喂養率的提升和公共母乳喂養環境的完善。”
惠氏營養品大中華區總裁瞿峰分享惠氏“向母乳致敬”的一貫主張
為了更好的凝聚各方力量,促進母乳喂養,實現健康中國目標,在本次大會上,中國營養學會母乳喂養促進工作委員會的成立。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教授主持了成立儀式。楊月欣教授指出,母乳喂養促進工作委員會將凝聚學界、企業、政府、媒體的力量,共同促進母乳喂養。母乳喂養促進工作委員今后的工作將圍繞四個方面:第一,凝聚全國婦幼專業人才力量,搭建母乳喂養的學術研究和技術指導交流平臺;第二,繼續推進母乳喂養相關的科學研究,第三,加強基層人員的母乳喂養實踐培訓;第四,聯合各大媒體,充分應用新媒體手段,開展母乳喂養知識的科普宣傳,推廣母乳喂養新理念。
隨后,一場“健康中國行動,我們如何行動“的對話展開。中國營養學會前副理事長蘇宜香教授、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教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守護童年項目辦主任白亞琴教授與惠氏營養品大中華區企業溝通副總裁曹敬衡參加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