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是2019年母嬰行業漲幅最快的類目之一,除亨氏henzy、英式這類傳統輔食品牌,最早切入寶寶面的日本谷物品牌巨頭hakubaku黃金大地,也不乏爺爺的農場、地球最好等新興品牌快到切入,從米糊、面條等寶寶主食類輔食,到果泥、泡芙等寶寶零食,眾多品牌的推陳出新再一次將輔食類目的熱度推上高點。
近日,筆者發現上文提到的hakubaku品牌在其官方微博、微信、天貓店鋪等打出累計銷售一億餐的數據。此品牌可以說是寶寶輔食面條的先行者,最早從2016年代購活動開始被中國媽媽熟知,根據觀察,媽媽們對于此品牌的印象在國內尚未被定性——這是作為日本品牌原生的缺陷,由于語言障礙形成的品牌隔閡。根據筆者的觀察,在亨氏、英氏此類高投入品牌曝光下,此品牌單憑品牌包裝記憶,也就是大家對這個包裝的影響,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輔食市場上站穩腳跟(且所站立之處并不小,下文有具體數據),實在讓人好奇。
我們來看近年來hakubaku的整體數據,從今年3月8日開始,根據筆者翻查情報通的數據,市場份額已經為第三,在618的洗禮后,飆升至第二。筆者聯系到其天貓旗艦店的相關工作人員,在天貓渠道正式運作的2年中,基本面條0差評,復購率也一直高企,擁有大量的高質量媽媽粉絲。同時我們也找到全面負責hakubaku品牌宣傳、銷售的寶麗星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其稱:今年hakubaku確實迎來了較大的上升,從代購市場走到國內正式的電商市場,我們僅用了兩年。從大家都說“那款日本很多顏色的寶寶面”,到知道黃金大地、甚至hakubaku的戰役,我們從2019年打起,到現在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
國內很多的媽媽甚至都喊不出此品牌的名字,是什么支撐其的迅速發展?我們來回顧今年在寶寶輔食行業面臨的重大機遇與挑戰。
今年來,在眾多諸如丁香媽媽、小小包麻麻等自媒體大號的知識教育下,添加寶寶輔食的市場教育程度日漸成熟,伴隨著相關品牌的崛起,問題也隨即而來。今年,除了網紅核桃油拉杜藍喬的超標問題在全網媽媽群體中掀起軒然大波外,爺爺的農場、地球最好等輔食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食品召回。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國民最關注的問題,寶寶的食品安全更是重點關注、不容許出一絲紕漏的議題。hakubaku來自日本,嚴謹的基因讓它在寶寶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一眾品牌中脫穎而出。
其次是品牌記憶問題以及媽媽消費者相對理性的消費觀,導致其在基本沒有采取行動的前提下,在仿冒品中茁壯成長。今年來,市場涌現了一批外包裝與hakubaku極為相似的寶寶面條,也不乏“偽”日本進口的品牌,而這些仿冒品的似乎并沒有瓜分hakubaku的市場,這著實讓筆者大吃一驚。原來,寶寶用品、食品雖然身在快消行業,但其消費抉擇是是復雜的、比普通快消鏈條更長,每位媽媽對于新品牌的接受速度慢于普通快消,而對于相關知識、背景調查的深度卻很深。站在消費者的視覺,我們做了hakubaku的市調,幾個發現:
1. 在小紅書、微博等眾多社交媒體中,均為對此產品的好評,且好評點十分集中,都為hakubaku的無鹽以及口感Q彈;
2. 有關于背景的調查、官網官博的宣傳,都透露著一種安全感;
3. 在日本、香港市場的線下嬰兒連鎖熱度同樣高企;
4. 迄今為止無安全問題。
上述四大印象相信也是做調查的媽媽們會獲得的印象,相比于高舉高打的冠名親子節目、代言人,此中潤物細無聲的真實反饋,似乎更能擊中媽媽們。
加上日本的匠心、嚴謹的地域印象加成,由于語言帶來的品牌隔閡,卻在另外一層面催生了極強的品牌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