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胸部氣體游離至一些組織、器官會導致一些特殊的疾病。如肺氣漏綜合征、肺間質氣腫、縱隔氣腫、心包積氣、氣腹、氣胸等。
肺氣漏綜合征
該癥是指氣體從正常的肺部氣腔中漏出。
正常新生兒生后有1%~2%發(fā)生氣體漏出,可能是新生兒開始呼吸后造成胸腔負壓過大。許多嬰兒可以無癥狀或僅有呼吸增快。空氣漏出的類型取決于氣體從正常肺部漏出的部位,包括肺間質氣腫,縱隔氣腫,氣胸和皮下氣腫。臨床上顯著的肺氣漏常易在有肺部實質性病變的嬰兒中發(fā)生。因為他們的肺順應性差,需要較高的壓力擴張肺泡(如用呼吸機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或因為氣道阻力增強(如胎糞吸入綜合征中胎糞部分阻塞支氣管的患兒)。
肺間質氣腫
空氣從肺泡中漏出,進入肺間質,淋巴組織或胸膜下間隙。
肺間質氣腫常發(fā)生于肺順應性差的嬰兒,如用機械通氣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但也有自發(fā)性。可累及一側或二側肺部,在每側肺中可局灶性也可彌漫性發(fā)生。如果氣體廣泛性漏出,可使肺順應性突然下降,患兒出現(xiàn)呼吸狀態(tài)的急劇惡化。
胸部X線顯示肺野有數個或多個囊性或線形透亮區(qū),一些透亮區(qū)可拉長,其他可表現(xiàn)為增大的胸膜下囊腫,其直徑可達數毫米至數厘米。
肺間質氣腫可在1~2日內消失,或在X線上持續(xù)存在數周。部分患嚴重呼吸疾病和肺間質氣腫者可發(fā)展為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長期肺間質氣腫的囊性改變可以和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的X線表現(xiàn)合二為一。
治療目的是盡可能降低呼吸機的吸氣壓力以利于肺的痊愈。盡可能降低吸氣壓力同時增加FiO2 常可達到適宜的氧合,但對彌漫性肺間質氣腫伴肺順應性很差的患兒是很難的或是不可能的。
不同類型的高頻呼吸機已用于威脅生命的或難治性肺氣漏患兒。
如果肺間質氣腫在一側很嚴重,患兒應向患側臥位以幫助壓迫患側肺,這個位置可改善另一側(抬高的)肺的通氣。如果一側肺非常嚴重,而另一側肺則輕度受累或未受累,可試做鑒別性支氣管插管。支氣管插管可順利進入健側或輕度受累一側的主支氣管。把患兒頭部與頸部轉向進行插管的對側,支氣管插管可順利通過氣管隆凸。當一側支氣管插管完成后,患間質氣腫一側肺的呼吸音可消失。支氣管插管的位置可根據X線確定,并可證實未插管肺的完全不張。因為僅一側肺在通氣,呼吸機的設置和FiO2 需作調整。經過24~48小時,可將支氣管內導管抽回氣管,此時肺氣漏可能已經停止。
縱隔氣腫
氣體漏入縱隔的疏松結締組織中。
患縱隔氣腫的嬰兒通常不發(fā)生呼吸窘迫的其他體征,但胸透可發(fā)現(xiàn)陽性體征。X線攝片(最好側位)顯示縱隔氣腫將胸腺小葉抬高而遠離心影。空氣可竄入頸部或頭部的皮下組織。皮下氣腫無癥狀并自行消失。不需要治療,但降低通氣壓力可能對肺愈合有益,并可防止氣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