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愿破壞大自然的規律、擾亂生態平衡,但一些‘DIY’方法確實不是什么專業秘密,在某些網站或醫藥報告書上都能找到,我不過是把這些資訊公開與大家分享,有興趣的夫婦可以自己試驗一下,只要這不會被拿來當成是一種變相的商業手段,那病人的利益和醫生的專業就不會受到破壞。”
根據何醫生的說法,歷史上記載著在受孕前就能“左右”嬰兒性別的各種不同方法。這包括民間傳說的:根據風向和月亮的圓缺決定行房時間、交媾的姿勢。民間也相信要生男丁,做丈夫的就得結扎左邊的睪丸。熱點:性高潮有利于受孕和優生
近期,也出現所謂的“農歷法”和“飲食法”。
通過改變飲食,據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性別比例。要生男,吃的食物須有高鹽分和鉀(potassium)及少量的鈣(calcium)與鎂(magnesium)。要生女,則必須多吃高鈣但低鹽、低鉀的食物。
以上兩種說法,由來已久,但一直未被證實有效。單根據農歷算法或簡單的調整飲食習慣,就能左右胎兒性別,這聽起來未免過于天真。
比較有科學根據,成功率達70到80%的方法,必須將性交次數、性交與排卵期關系、交媾姿勢、女性是否有性高潮等多個因素一并考慮在內。
嬰兒的性別在卵子受精的那一刻已成“定數”,而精子又分X與Y兩類染色體,卵子則只有X染色體。當X染色體精子成功與卵子受孕,那生出來的就是女嬰(XX);當Y染色體精子與卵子受孕,生出來的則是男嬰(XY)。還有,Y染色體精子比X染色體精子游得快,但壽命比X染色體精子來得短
掌握基本認知以后,生男或生女出現較有科學根據的方法。只要照著做,成功率達70到80%。
何醫生總結說,不管是采用任何一種方法或結合多種方法,到目前為止仍未能100%保證生男或生女,但將來,成功的機率會越來越高。
農歷法:幾歲哪月受孕
相傳是由一名中國科學家發明的,并為此畫成圖表,埋在一個有700年歷史的皇陵下。圖表來歷的真實性無從考究,但畫法一目了然,根據農歷算法,清楚列出18至45歲女性在不同月分受孕,就會產下男嬰或女嬰。婦女只須根據圖表,按月“計劃”受孕,就能控制生男或生女.
???? 本地例子
照醫生指示行事如愿生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