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突然“失聰”,心急的家長肯定忙著四處打聽如何配戴助聽器,以讓孩子盡早能聽見聲音,早點學說話。北京同仁醫院臨床聽力學中心副教授張華每天都會接待這樣的患兒家長。事實上,配助...
“我們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非常小心,肯定沒把水弄進寶寶的耳朵,可他為什么卻患了中耳炎呢?”看到寶寶生病,經常會有父母不解地向醫生詢問。廣州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羅仁忠指出,中耳炎是...
在人的感官中,聽覺是人類獲取外界信息、和外界進行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兒童時代,聽覺更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必要環節。研究證明,6個月到3歲是兒童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此期間的聽力障礙將直...
有一種耳聾,是與跑跳、摔倒和頭部輕度外傷等相關的遺傳性聾——大前庭水管綜合征。患者剛出生時聽力損失不重,但是每次摔倒、甚至跑跳運動或是頭部輕度外傷后均會出現聽力下降。 這種...
耳聾會給人們造成極大的、甚至終生的痛苦。平時注意耳的保健,糾正不良習慣,對預防耳病、保持正常聽力,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常見的10個不良習慣: 1.挖耳。俗話說:“耳不挖不聾”,...
除了先天性聾、外傷性、感染及藥物導致的聽力損失以外,噪聲與人類聽力損失有著密切關系。目前研究表明:輕武器、鞭炮、農用和園藝用機械、動力設備、玩具、音樂、車輛皆可以導致人們,尤其...
新華醫院上海市聽力障礙診治中心昨天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上海平均每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兩名聽力障礙兒童,其中與遺傳因素有關的占一半。 父母聽力正常,小孩可能耳聾。神經耳科學...
專家認為,先天性耳聾或在新生期喪失聽力的患兒,應在16~24個月內接受治療,否則就會影響其早期語言及學習能力的形成,一旦就此錯過幼年學語期,孩子很有可能成為終身聾啞的殘疾人。因此,...
據美國《耳鼻喉和頭頸外科學報》4月刊的一篇文章報道,肥胖的兒童更容易受到中耳炎的侵害。 為了搞清楚肥胖到底會不會增加中耳炎流膿的風險,韓國慶熙大學的金貞斌博士及其同事進行了...
一、避免噪聲污染。嬰兒聽覺器官發育尚未完善,太大的聲音刺激會損傷稚嫩的聽覺器官。高音量快節奏的音樂,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痙攣,供血減少,從而使聽力下降,甚至造成噪聲性耳聾。應盡...
現今的聽力檢測令人滿意嗎? 不令人滿意,原因有幾個。首先,有些產院不進行聽力檢測,因為沒有時間或沒有接受相應培訓的人員。第二,不同聽力障礙的檢測方法很復雜,尤其是針對小嬰孩...
寶寶在出生時有嚴重的聽力問題。早期不可缺少的聽力檢測并不足以解決問題,這絕不是聳人聽聞。 媽媽的聲音,開關門的聲音,尖銳的電話鈴聲……無數的聲音使寶寶驚跳,微笑,或轉頭。寶寶一...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對6,872名兒童進行研究后,公布一項新發現:有21.6%的2至3歲兒童存在中耳積液——平均不到5人之中即有一人“中招”,4至5歲及6至7歲兒童的存在率則分別為7.1%及5.2%。 ...
先天性耳聾患兒最好能在1歲左右植入人工耳蝸,因為在這個時間段手術不耽誤孩子的語言發育,也不用進行額外的語言訓練。 南京鼓樓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高下指出,1歲時接受人工耳蝸...
? 中耳炎是損傷聽力的主因 在兒童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中耳炎是嬰幼兒聽力損傷的主要原因。 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從鼻咽部到中耳之間的這條通道叫咽鼓管,與成年人比...
6歲的壯壯乖巧可愛,可前段時間孩子感冒發燒后,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到醫院檢查后才得知,壯壯因患上分泌性中耳炎而導致聽力損傷。 分泌性中耳炎以冬春季多見,是小兒常見的致聾原...
春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也是兒童急性中耳炎的高發季節。孩子煩躁哭鬧、用力抓耳、精神萎靡,且與鼻塞、咳嗽、流涕、發熱等感冒癥狀同時出現時,應及時去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治療...
中耳炎是中耳部位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是6個月到7歲寶寶最容易隱患的疾病之一,也是嬰幼兒感冒最常見的并發癥。中耳炎若未接受治療,有可能造成孩子聽力受損,父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1、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內發生了細菌感染,故醫學上全稱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果孩子患了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耳鳴、耳痛、聽力下降和耳道流膿等,其整個臨床過程大致可分4...
中耳炎是嬰兒及孩童期相當常見的感染病。發生的部位是在耳鼓后面的小耳骨所在處。癥狀包括耳痛、耳朵感到飽脹及受壓迫、發燒高達40℃或更高。中耳炎初期的癥狀是耳朵癢。小孩通常會禁不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