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91在线视频/五月播播网/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成人一级网站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婦科>> 早產 > 正文內容

準媽媽怎樣避免早產?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早產是新生兒出生后最常見的死亡及致病原因之一,除了先天疾病外,早產可說是所有準爸媽的痛,也是所有婦產科小兒科醫師的最怕。

  過去以為早產兒是低教育水準及營養不良的孕婦發生率高,但是早產近40年來在各國經濟及民生改進很多的國家及地區中卻不見有任何減少的情形,臺灣地區也不例外,近年來反而有上升的趨勢,所以早產的預防是全民都應注意的問題。

  未知及多重因子交互反應

  早產是孕婦在不足月(妊娠37周以前)生產,由于不足月,所以身體的呼吸功能、神經系統等無法面對大自然的環境發生致病或死亡的結果,一般在臺灣地區大約有5%~8%的出生是早產兒,而在美國則較高,大約8.9%(1980年)~11.6%(2000年)。

  早產發生原因是多重因子所產生的,除了孕婦本身因素外,還包括了環境的因素,在臨床上大部分的研究結果多指向感染的因果關系。然而感染也只占30%的早產因素,因早產大部分原因仍然是未知及多重因子交互的反應結果。

  準備懷孕之初預防早產

  就目前已知的危險因素及保胎的原則,從開始準備懷孕之初,就應該注意下列事項,增進準媽媽的健康,并盡可能的預防早產:

  (一) 盡早產檢找出自己的危險因子,評估營養、身心及過去的生產史。

  (二) 補充鈣、鎂及抗氧化維他命C及E;最近文獻發現深海魚油Omega-3

  脂肪可以調節免疫,預防早產,同時使新生兒將來得過動兒機會減少。

  (三) 生活型態改變、充分休息、減少壓力。

  (四) 注意癥狀:如下腹不適、分泌物大量增加,膀胱不適、頻尿及陰道點狀出血或出血,應盡早就醫。

  (五) 注意宮縮,有不規則收縮增加或疼痛有漸規則之情形應就醫。

  產前預防早產

  就醫后的標準處理,醫師一般均會測定宮縮,檢查子宮頸擴張程度,利用超音波測定子宮頸長度,并判定子宮內口的擴張與否,來判定有否早產可能,當內診發現有感染情形,則一并治療感染。

  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一般藥物的效果在發病前均佳,而在早產產程進入后只有兩天之效果,此時可以在34周前之胎兒考慮給予兩針母體類固醇注射,以增加肺功能;此外在出生后就靠新生兒科治療,及胎兒本身的體質,來決定孩子的健康與存活與否。


編輯:王曉芳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