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清蒸鱸魚、紅燒鱸魚、清燉鱸魚湯……味道鮮美、肉質緊實的鱸魚,是福建乃至全國各地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佳肴。來自“中國鱸魚之鄉”福鼎的桐江鱸魚一直備受消費者青睞。
“福鼎盛產桐江鱸魚,得益于福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及特有的咸淡水交匯地域特色,養出來的鱸魚口感鮮美、營養豐富。”福建省鱸魚產業協會秘書長、福建閩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晴說。
福鼎市地處福建省東北部沿海,海岸線曲折,沙埕港水深港闊,海岸線長433公里,海域面積40多平方公里,縱深長達35公里,灣內水深大部分在15米以上,海水鹽度在18‰至30.8‰,水質清澈無污染,流速適宜,是一個優良的魚、蝦、貝、藻等海洋生物棲息繁衍地。
作為閩東重要的海水網箱養殖基地,自上世紀90年代培育出“閩威”新品系鱸魚——桐江鱸魚以來,福鼎鱸魚產業迅速發展,目前福鼎市鱸魚養殖面積11.5萬畝,年產量達2萬多噸。2019年,福鼎鱸魚總產值達10.30億元,占全市漁業總產值的16.19%。
為推動鱸魚產業良性發展,閩威在鱸魚產業興起壯大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企業、合作社、協會等組織形式進行規范化經營管理,并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確保鱸魚產品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構建起包含鱸魚發展規劃、標準化生產流程、品牌建設、知識產權維護、良種優化繁育、魚病防控、質量安全檢測、產品加工等部分組成的鱸魚產業支撐體系。
說起桐江鱸魚,當地養殖戶們首先想到的是方秀,福建閩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一個引領鱸魚產業興起的漁民企業家。1992年開始,方秀率領團隊成立福建閩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緊緊圍繞海水魚優種繁育及相關產業鏈延伸等多項課題開展海洋魚類育苗、養殖、加工技術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項重要技術成果,帶動了福鼎鱸魚養殖產業壯大。
2020年9月,歷經8年的談判,中歐之間終于簽署了地理標志協定,桐江鱸魚拿到進入歐洲市場的“入場券”,將被擺上歐洲消費者的餐桌。這也證明桐江鱸魚的品質得到了國際認可。
每逢節假日,總有不少游客到沙埕港閩威養殖基地漁排里觀賞漁民“牽魚”;到中國鱸魚文化博物館參觀了解福鼎傳統漁業文化……由傳統鱸魚產業延伸出來的漁事體驗,能讓您重拾起在海邊牽網拉魚的記憶,在對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有更充分了解的同時,也讓“桐江鱸魚”品牌進一步走進大家的視野——2020年11月28日,全閩樂購·第六屆中國鱸魚文化節在福鼎開幕,歡迎您到此領略漁鄉之美。
自2010年福鼎市獲得“中國鱸魚之鄉”的稱號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中國鱸魚文化節,吸引了中外海洋經濟學者、產業科技研究者、知名企業家、金融投資機構、大型采購商、主流媒體等上千人次,顯著提高了桐江鱸魚的品牌形象,為進一步探索海洋經濟形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全閩樂購?第六屆鱸魚文化節以“大健康、新消費、雙循環”為主題,囊括鱸魚產業學術研討、《魚松》團體標準專家討論會、產業會議、簽約儀式、嘉賓演講、精彩論壇、新品發布、美食體驗分享、文藝演出等活動,積極傳承優良“漁文化”,持續關注漁業行業最新動態,深入挖掘漁業發展新使命,集中力量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漁業品牌,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改造,提升漁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海洋經濟與文化并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