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91在线视频/五月播播网/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成人一级网站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黃疸的診斷和識別

作者:王曉芳 來源:育嬰中國 發布時間:2009年06月01日

  【診斷】

  (一)病史 應詳細了解:1.年齡、2.性別、3.職業和籍貫、4.飲食和營養、5.家庭史、6.肝炎接觸史、7.輸血、注射、手術史和藥物史、9.本次黃疸掃生和發展情況、10.腹痛、11.其他消化道癥狀、12.發熱與寒戰、13.其他等資料,分析其與黃疸的可能關系。

  (二)體格檢查 全面的系統的體格檢查非常重要。首先要確定是否有黃疸,應在充史的自然光線下進行檢查。

  重點了解下列各項資料:

  1.皮色 肝細胞性黃疸輕重不一,急性黃疸皮色多呈金黃色;慢性肝內膽淤時皮色較深。梗阻性黃疸的皮色最深,皮色與梗阻程度有關,初期呈金黃色,以后由深黃變綠,后期呈灰暗甚至黑褐色,這與膽紅素氧化為膽綠素,乃至膽青素(cholecyanin)有關。

  2.其他皮膚表現 色素沉著見于慢性肝病和長期膽道梗阻,呈全身性,但臉部尤其是眼眶周圍較著。黃色瘤或黃疣多和血內脂質滯留有關(兩者并不完全一致)。血脂下降或嚴重肝功能衰竭時,黃色瘤也可縮小或消失。肝細胞性黃疸出現皮膚粘膜瘀點的較為常見,且有鼻粘膜、齒齦和口腔粘膜出血,暴發性肝功能衰竭時出現皮下大片瘀斑等出血灶,與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減少或伴發DIC有關。梗阻性黃疸的出血現象一般較輕。

  3.淺淋巴結腫大 急性黃疸伴全身淺淋廠結腫大,應懷疑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多無淺淋巴結腫大。進行性黃疸而有鎖骨上和其他部位淺淋巴結腫大也要考慮是否癌性黃疸。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粟粒性結構和肺部浸潤性疾病,可同時出現黃疸和淺淋巴腫大。

  4.腹部體征

  (1)腹部外形 肝占位性病變、巨脾、腹膜后腫瘤和盆腔內腫瘤均有相應部位的局部膨隆。大量腹水時呈蛙腹狀,臍部突出,也可發生腹壁疝和臍疝。腹壁靜脈曲張見于門靜脈高壓、門靜脈或下腔靜脈阻塞。腹部手術疤痕有時也有助于黃疸的病因分析,如膽石病和膽囊炎。

  (2)肝臟情況 急性病毒性肝炎時黃疸和肝腫大并存,肝臟質軟,壓痛和叩擊痛較明顯。急性和亞急性肝壞死時,黃疸迅速加深,而肝腫大不著或反見縮小,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肝腫大不如急性肝炎明顯,且質地增加,也可無壓痛;肝硬化時也可捫及邊緣不齊和大小結節。肝癌時肝腫大較著,可失去正常形態,質堅,可捫及巨大腫塊或較小結節,壓痛可不顯著,但肝表面光滑的不能排隊深部癌腫或亞臨床型“小肝癌”。肝膿腫接近肝表面時,局部皮膚可有紅腫、壓痛等炎癥征象。巨大肝膿腫、肝包蟲病、多囊肝和肝海綿狀血管瘤等情況時,肝區或有囊樣或波動感。

  (3)脾腫大 黃疸而伴脾腫大者,多見于各型肝硬化的失代償期、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溶血性黃疸、全身感染性疾病和浸潤性疾病。癌腫侵及門靜脈和脾靜脈時,也有引起脾腫大,少見的脾梗塞和脾膿腫等亦有類似脾腫大,且有壓痛等體征。

  (4)膽囊腫大

  5.其他情況 有否肝臭、撲翼震顫、肝性腦病和其他神經精神異常,腋毛稀少、睪丸萎縮、杵狀指、皮膚角化過度、匙狀指甲、多發性靜脈栓塞(見于胰腺癌)和心動過緩等。晚期癌性黃疸病人尚可表現癌腫轉移的有關征象。肝功能衰竭可表現腦病和顱內出血情況。血腹、膽汁性腹膜炎、膽汁性腎病和休克等也可見于癌性黃疸病倒。

  結合實驗室檢查可得出診斷。

  【鑒別診斷】

  (一)溶血性黃疸

  1.可有引起溶血的有關病史,如輸血、用藥、感染以家庭史(遺傳因素)等。

  2.急性大量溶血或溶血危象時起病急驟,出現劇烈溶血反應,如寒戰、高熱、嘔吐、腹痛、頭痛和全身不適、乏力,甚至出現休克、昏迷、嚴重貧血和黃疸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

  3.慢性少量溶血時,癥狀多甚輕微,可有面色蒼白、乏力等貧血癥狀,黃疸較不明顯。脾臟有不同程度腫大,肝腫大亦不少見。

  

共2頁 您在第1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跳轉到頁 本頁共有1660個字符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