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91在线视频/五月播播网/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成人一级网站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

黃疸的診斷和識別

作者:王曉芳 來源:育嬰中國 發布時間:2009年06月01日

4.膽色素檢查 除溶血危象可有深度黃疸外,血清總膽紅素常小于85μmol/L(5mg/dl),其中非結合膽紅素占80%以上。尿中尿膽原弱陽性,膽紅素陰性;24小時尿膽原多明顯升高,大量溶血時可達1,000mg以上。糞中尿膽原也升高,24小時排泄量大于300mg,也有高達1,00mg以上。

  5.血液學檢查 除貧血外,周圍血中網織紅細胞增加(常在5%~20%,偶達90%以上),有多染性紅細胞出現。骨髓檢查也顯示有核紅細胞增生等代償性改變。

  6.其他試驗 自身免疫性溶血時,抗人體球蛋白(Coombs)試驗陽性。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時,酸溶血(Ham)試驗陽性。急性大量溶血時可有血紅蛋白悄;含鐵血黃素尿則多見于慢性血紅蛋白尿,尤其是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二)肝細胞性黃疸

  1.如由急性肝炎引起者,患者多有發熱、乏力、食欲減退、肝區痛等癥狀,肝臟腫大,有明顯壓痛。慢性肝炎的肝臟質地增加,壓痛多不著。肝硬化患者多較瘦,皮膚黝黑,可有蜘蛛痣,腹壁或有靜脈曲張,肝臟可不大、質偏硬,且常無壓痛,脾可腫大;晚期常用腹水,且有出血傾向、腎功能損害,甚至出現肝性腦病。

  2.血甭膽紅素檢查 血清總膽紅素一般不超過170μmol/L(10mg/dl),其中結合膽紅素常增高,占30%以上。

  3.尿二膽試驗 尿中膽紅素陽性,由于肝腸循環失常,來自腸道的尿膽原不能在肝內氧化后再排至腸道,可經血循環而由腎臟排出,所以尿中尿膽原呈陽性。急性肝炎早期(如黃疸前期),肝內毛細膽管受腫脹的肝細胞壓迫,影響膽紅素排至腸道,尿中尿膽原及尿膽素可能暫時陰性,一般為時一周左右。肝內膽淤時,肝細胞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減退,尿中尿膽原常減少或缺如。

  4.糞便檢查 肝內膽淤或梗阻時,糞中尿膽原減少,糞色較淺甚至也可出現陶土色糞便。

  5.其他肝功能試驗 肝細胞性黃疸時,下列試驗多不正常:①血清轉氨酶升高;②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這和肝細胞制造與維生素K有關的凝血因子發生障礙有關,維生素K常不能糾正之;③嚴重肝臟損害時,血漿膽固醇、膽固醇酯以及血清膽堿酯酶均可下降;④血清堿性磷酸酶活力大多正常,肝內膽淤時間升高;⑤血甭前白蛋白(prealbumin)和白蛋白下降,血清球蛋白上升,白、球比例失調;膽汁性肝硬化時,α和β和球蛋白常明顯上升

  6.免疫學檢查 免疫熒光法測定線粒體抗體,有助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診斷。檢測各型肝炎病毒血清學標志有助于病毒性肝炎的診斷(參考“病毒性肝炎”)。血清甲胎蛋白(AFP)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也有參考價值。

  7.肝活組織檢查 對彌濕性肝病引起的黃疸有病因診斷的意義,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肝內膽淤等疾病。除光學顯微鏡外尚可進行電子顯微鏡檢查,以及熒光免疫法、免疫組化和肝組織酶類超微量測定等。

  8.肝區放射性核素掃描、B超和CT顯象技術對肝內占位性病變的診斷有幫助。

  (三)梗阻性黃疸

  1.臨床表現 急性膽囊炎、膽石病變突然發病,多伴上腹絞痛,也可有發熱、嘔吐及膽囊區壓痛和肌衛等表現,黃疸來去迅速;結石引起者可反復發生。胰頭癌早期癥狀可隱匿,黃疸呈進行性加深;晚期腹痛、食欲不振和消瘦、乏力癥狀明顯。梗阻性黃疸時,因血中膽鹽潴留刺激皮膚神經末梢而多有瘙癢;又因腸道缺乏膽汁、影響脂深性維生素K的吸收,可引起出血傾向,注射維生素K多能予以糾正。

  2.黃疸情況 主要取決于膽系梗阻的部位、程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早期不完全梗阻時黃疸較淺;如膽管梗阻逐漸加重,黃疸也可加深,呈黃色、褐色,甚至黑色(有黑疸之稱)。完全性膽道梗阻時,血中膽紅素可達510μmol/L(30mg/dl)以上,其中結合膽紅素占35%以上(可至60%左右)。結石性黃疸常呈波動性,癌性梗阻呈進行性黃疸,但壺腹癌則可因癌腫潰瘍而使黃疸有短暫的減輕。

  3.尿二膽試驗 尿中膽紅素陽性,但尿膽原減少或消失。梗阻性黃疸者尿中水膽原持續陰性一周以上時,應高度懷疑梗阻由癌癥所致的可能,完全性膽管梗阻極易引起繼發感染,尿中尿膽原也可陽性。

  4.糞色特點 梗阻越完全,糞色越淡,可呈陶土色,24小時糞中尿膽原定量顯著減少或完全缺如。壺腹癌有潰瘍或梗阻性黃疸伴膽管粘膜炎癥或潰瘍時可有黑糞或糞便隱血陽性出現。

  5.肝功能試驗 血甭ALP活性和膽固醇含量可明顯增高。長期膽管梗阻常導致繼發性肝實質損害,而出現血清轉氨酶上升。血漿白蛋白亦有所下降。

  6.其他檢查 腹部(肝膽胰)平片、膽囊和膽道X線造影、腹部B超和腹部CT檢查、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和經皮肝穿胰膽道造影(PTC),均有助于梗阻性黃疸的診斷,生化和免疫學的癌瘤標志,如癌胚抗原(CEA)、CA19-9、鐵蛋白、α1-抗胰蛋白酶如有助于癌性梗阻的輔助診斷,但均非特異性。

  (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

  此種病例作為一種單獨疾病討論,詳細資料請見疾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

  黃疸不是一個獨立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一種癥狀和體征,尤其多見于肝臟、膽系和胰腺疾病。要對癥治療。

共2頁 您在第2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跳轉到頁 本頁共有2226個字符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