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91在线视频/五月播播网/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成人一级网站

國內知名母嬰門戶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育嬰中國 > 嬰兒期>> 寶寶依戀 > 正文內容

嬰兒——依戀——母親
點擊數: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評論

  有一次,在廣州做一個講座,講座結束以后,一位媽媽留住了我:“孫老師,我的寶寶1歲8個月,因為我不太會帶,孩子哭鬧不休讓我休息不好,為了不影響工作,所以7個月的時候就將孩子送到了外婆家。1歲的時候因為太想他,就把寶寶接回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換了環境,寶寶很認生,膽子好象也越來越小了。我現在非常著急,可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每一個人在還沒有做母親之前,她的生命里就蘊藏著一種自然界天然傳遞來的、最本質的能量——處在生命之中的、高度敏感的溝通能量和本能的、心靈之愛。這種沉睡的潛質只有在做母親時,依靠和嬰兒的頻繁的接觸來喚醒。嬰兒依靠自己的吮吸,依靠自己從生命中走出來而帶來的生命能量,喚醒自己的母親,然后依靠和母親的連接來建立同外界連接的橋梁。這個機會對母親和嬰兒同等重要。嬰兒能否在頭六年與母親連接上,是一個生命質量的關鍵。這個機會失掉了,焦慮也就跟隨孩子和母親一生。

  嬰兒從出生起,就已經處于一種關系中了,他必須透過這種關系使自己活下去。在生命頭兩年,嬰兒需要強烈的依戀、占有并且和母親一體化。必須依靠母親回應他生理的所有需要——饑餓、疼痛、舒適以及情緒方面的需要——恐懼、焦慮、快樂、好奇。在這樣的關系中,兒童體驗著對母親的感受,從而發展著兒童對人的信任和安全感等等。

  嬰兒在出生時,尤其在頭幾個月生活的全部內容似乎都集中到了兩個地方:口腔和肛門。這樣的一種狀態更多地集中在母親對他生活的照顧上,當他的身體出現一點情況,比如:拉了、吐了、尿了或者哪里不舒服了,母親能否對他的身體產生及時的回應,這種回應能否持續地、良好地、積極地進行下去,這樣的重復的照顧,將決定兒童與母親之間是否產生依戀的關系。

  實際上一個人正是基于這樣的依戀關系建構他最早期的心理基礎、情感基礎、自我價值感的基礎。這樣在身體上的照顧派生和發展出了兒童與人的關系的基礎,派生出了人對世界的信任,這是關鍵的意義所在。

  有的時候當幼兒發出一個需求的哭聲,大部分的情況下會認為這對兒童來說沒有什么的,我們不回應兒童。這種不回應最直接的結果是缺乏對兒童身體和感官的觸摸和刺激,同時也將導致缺乏這種刺激所發展出來的其他系統。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將會扭曲一個人在生理的、智能的、心理的、情感的、乃至于精神上的、極大的匱乏和虧欠,引發一系列的負面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是導致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出問題的開端。

  而另外一種,就是在這建立依戀關系的過程中出現母子分離。暫時的分離會使孩子焦慮,這就是為什么孩子離開媽媽時撕心裂肺的哭的原因。如果孩子在幾個月時離開了媽媽,嬰兒就必須重新把別人作為“媽媽”,這樣他就失去了與他天然連接的人。這是孩子無法理解的,事實上這就使孩子經歷了一次心理上的被拋棄。等到孩子在恐懼和焦慮中重新找到媽媽,剛剛建立起來安全感時,此時,又把孩子帶走,這是孩子和“媽媽”的又一次分離,孩子感受到的是第二次被拋棄。這些都是為兒童的未來埋下的不幸的種子,這是一個人一生的開始,而起步時就混亂了。

  也可能這樣的觀念會使類似的媽媽感到內疚和痛苦,但我們仍需要把這樣的事實呈現出來,警醒每一位媽媽:不要這樣拋棄孩子。讓你的孩子依戀你吧,用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觸摸孩子,在游戲中讓孩子大笑,直到你感覺用你的心可以瞬間感知到孩子的內心。


編輯:陸蕓
熱門文章
更多熱點推薦